本篇文章4469字,读完约11分钟

■21世纪初,台湾地区经历了两次高度的内部矛盾,但好在4年一次的领导人选举中,使这些矛盾在社会结构紧张失控之前得到了转化,运动没有发展成大众暴力事件,但转化成了选票,使台湾摆脱了内部动荡。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两岸关系可能是大陆全球战术中的地域问题,民族感情多于现实利益,但对台湾来说,却是最高水平的生存问题。

■大陆自2008年以来对台湾的友好政策,选举期间的遏制奏效了。 的选举,不仅是台湾人民对马英九施政路线的肯定,实际上也是对大陆对台政策的肯定。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年1月14日晚8点20分,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雨中致谢。 然后,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含泪承认败选,尊重台湾人民的选择,祝贺马英九连任。 台湾地区内部的高度紧张局势终于被选票再次缓和,今后4年的大政方针也变得明确了。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21世纪初,台湾地区经历了两次高度的内部矛盾,但幸运的是在四年一次的领导人选举中,使这些矛盾在社会结构紧张失控之前得到了转化,形成了新的快速发展路线,使台湾摆脱了内部动荡。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第一次是2006年8月,民主进步党(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发起政治需求运动,要求当时的领导人陈水扁主动下台。 当时的运动没有发展成大众暴力事件,但在2008年转化为选票,马英九大胜谢长廷当选为“总统”。 第二次是去年的“总统”选举,从某个立场来看,这次台湾内部的紧张局势不亚于2006年的“示威队运动”。 不同之处在于,2006年台湾内部矛盾是,陈水扁涉及国务机费事件,亲信和家属也面临弊端案,民众自发下台。 的矛盾在于,台湾地区并不是所有人都访问了中国大陆,马英九的外交两岸政策受到质疑,认为他过度倾向中国大陆,产生了是否继续“九二共识”的争论。 这是选举战倒数两周,选举议题演化为“九二共识”和“台湾共识”对立局面的原因。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台湾地区的“选举”可以解释为台湾人民认同领导人马英九这三年多来的“和中、友日、亲美”路线,以及两岸对话的“九二共识”的基础。 但是,此次“选举”是三组选举,除领导人外还产生了“立法委员”的政党代表,其投票结果也反映了台湾的舆论,如果不解读为“总统选举”的结果,就无法比较深刻地理解台湾舆论所揭示的信息。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关于这次选举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影响,我分解如下。

第一,从最高领导人的选举结果来看,好现象在未来4年,两岸友好状况将持续升温,台湾将不再是亚太地区的麻烦制造者。 但有一个问题悬而未决:马英九在选举期间提出签订《两岸和平协定》,因民进党极力反对而中断。 马英九连任后,会再次提出这个构想吗? 如果被提交,大陆将如何应对? 还是因为这次选举结果其实差不多,马英九是否会稍微放慢“先经后政”的进度,让台湾内部先差异消化,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第二,地区领导人选举产生放弃效应:宋楚瑜得票率不到3%,民进党期待宋楚瑜吸走马英九的选票,但选战到了最后,主轴确定了“九二共识”或“台湾共识”。 宋瑜主张的“青绿置两边,民生置中间”不现实空,这表明台湾选民很清楚,地区领导人选举和两岸关系路线选择相联系,如果支持与大陆继续友好,就会选择青国民党 如果选择看两岸的现状,选择绿色民进党第三个选择等于无效票。 这表明两岸关系可能是大陆全球战术中的地域问题,民族感情多于现实利益。 但是,对台湾来说,这是最高级别的生存问题,尽管大陆向台湾让利,台湾居民对与大陆的友好路线抱有疑问,加剧了年的选举,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第三,政党票出现分裂投票时:台湾地区的选举制,政党必须得到5%以上的政党票,才能按照得票率分配不划分的“立委”,这一制度不利于小党。 预计台湾联亲民党和新党会在这次投票后幻灭,结果台联得到8.9%的政党票,亲民党得到5.4%的政党票,两党各得3名“立法委员”,可以在“立法院”继续主张政党理念。 从政党票的得票情况可以推测,很多人将“总统”票投给了马英九,而政党票投给了亲民党(或得到1%政党票的新党)。 另一人将“总统”票投给了蔡英文,政党票投给了台联。 这表明台湾选民知道地区领导人的选择只有两种,但他们不希望从那以后其他声音消失。 因为这个事实上,无论是马英九还是蔡英文,他们在今后4年内如果不采纳其他政党的主张,转换为自己的法案政策,就有可能在立法院得到支持。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第四,国民党在“立法院”的席位下降,民进党的席位增加。 此次“立委”选举共产生113个议席,国民党获得64个议席(过半数),民进党获得40个议席,亲民党和台湾联盟各获得3个议席。 这意味着,尽管国民党赢了地区领导人选举,但“立法院”的席位减少,必须在民生经济等议题上与其他政党协商,才能得到支持。 这还意味着,从地区领导人级别的选举来看,人民多次主张“九二共识”,与大陆友好。 但是,从“立委”的席次分配来看,国民党无法采取紧迫的“和中”路线,必须解决绿营支持者的不安,4年内顺利推行两岸政策,之后可能再次面临年度总盘点。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的台湾选举,国际关注和迂回表现是希望“稳定”的力量持续,是马英九连任的重要外部因素。 在此期间,前台北事务所所长美国在台协会包道格于1月13日公开支持马英九。 另外,我们认为大陆2008年以来对台湾的友好政策和选举期间的遏制是有效果的。 的选举,不仅是台湾人民对马英九施政路线的肯定,实际上也是对大陆对台政策的肯定。 从2008年开始,两岸创造了全世界羡慕的和解氛围,从年到年,我们将创造怎样的环境,来弥补60年前历史的痛苦? 这个问题考验了两岸领导人的智慧,也可能决定了台湾地区第十四次最高领导人选举的结果。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21世纪初,台湾地区经历了两次高度的内部矛盾,但好在4年一次的领导人选举中,使这些矛盾在社会结构紧张失控之前得到了转化,运动没有发展成大众暴力事件,但转化成了选票,使台湾摆脱了内部动荡。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两岸关系可能是大陆全球战术中的地域问题,民族感情多于现实利益,但对台湾来说,却是最高水平的生存问题。

■大陆自2008年以来对台湾的友好政策,选举期间的遏制奏效了。 的选举,不仅是台湾人民对马英九施政路线的肯定,实际上也是对大陆对台政策的肯定。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年1月14日晚8点20分,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雨中致谢。 然后,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含泪承认败选,尊重台湾人民的选择,祝贺马英九连任。 台湾地区内部的高度紧张局势终于被选票再次缓和,今后4年的大政方针也变得明确了。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21世纪初,台湾地区经历了两次高度的内部矛盾,但幸运的是在四年一次的领导人选举中,使这些矛盾在社会结构紧张失控之前得到了转化,形成了新的快速发展路线,使台湾摆脱了内部动荡。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第一次是2006年8月,民主进步党(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发起政治需求运动,要求当时的领导人陈水扁主动下台。 当时的运动没有发展成大众暴力事件,但在2008年转化为选票,马英九大胜谢长廷当选为“总统”。 第二次是去年的“总统”选举,从某个立场来看,这次台湾内部的紧张局势不亚于2006年的“示威队运动”。 不同之处在于,2006年台湾内部矛盾是,陈水扁涉及国务机费事件,亲信和家属也面临弊端案,民众自发下台。 的矛盾在于,台湾地区并不是所有人都访问了中国大陆,马英九的外交两岸政策受到质疑,认为他过度倾向中国大陆,产生了是否继续“九二共识”的争论。 这是选举战倒数两周,选举议题演化为“九二共识”和“台湾共识”对立局面的原因。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台湾地区的“选举”可以解释为台湾人民认同领导人马英九这三年多来的“和中、友日、亲美”路线,以及两岸对话的“九二共识”的基础。 但是,此次“选举”是三组选举,除领导人外还产生了“立法委员”的政党代表,其投票结果也反映了台湾的舆论,如果不解读为“总统选举”的结果,就无法比较深刻地理解台湾舆论所揭示的信息。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关于这次选举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影响,我分解如下。

第一,从最高领导人的选举结果来看,好现象在未来4年,两岸友好状况将持续升温,台湾将不再是亚太地区的麻烦制造者。 但有一个问题悬而未决:马英九在选举期间提出签订《两岸和平协定》,因民进党极力反对而中断。 马英九连任后,会再次提出这个构想吗? 如果被提交,大陆将如何应对? 还是因为这次选举结果其实差不多,马英九是否会稍微放慢“先经后政”的进度,让台湾内部先差异消化,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第二,地区领导人选举产生放弃效应:宋楚瑜得票率不到3%,民进党期待宋楚瑜吸走马英九的选票,但选战到了最后,主轴确定了“九二共识”或“台湾共识”。 宋瑜主张的“青绿置两边,民生置中间”不现实空,这表明台湾选民很清楚,地区领导人选举和两岸关系路线选择相联系,如果支持与大陆继续友好,就会选择青国民党 如果选择看两岸的现状,选择绿色民进党第三个选择等于无效票。 这表明两岸关系可能是大陆全球战术中的地域问题,民族感情多于现实利益。 但是,对台湾来说,这是最高级别的生存问题,尽管大陆向台湾让利,台湾居民对与大陆的友好路线抱有疑问,加剧了年的选举,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第三,政党票出现分裂投票时:台湾地区的选举制,政党必须得到5%以上的政党票,才能按照得票率分配不划分的“立委”,这一制度不利于小党。 预计台湾联亲民党和新党会在这次投票后幻灭,结果台联得到8.9%的政党票,亲民党得到5.4%的政党票,两党各得3名“立法委员”,可以在“立法院”继续主张政党理念。 从政党票的得票情况可以推测,很多人将“总统”票投给了马英九,而政党票投给了亲民党(或得到1%政党票的新党)。 另一人将“总统”票投给了蔡英文,政党票投给了台联。 这表明台湾选民知道地区领导人的选择只有两种,但他们不希望从那以后其他声音消失。 因为这个事实上,无论是马英九还是蔡英文,他们在今后4年内如果不采纳其他政党的主张,转换为自己的法案政策,就有可能在立法院得到支持。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第四,国民党在“立法院”的席位下降,民进党的席位增加。 此次“立委”选举共产生113个议席,国民党获得64个议席(过半数),民进党获得40个议席,亲民党和台湾联盟各获得3个议席。 这意味着,尽管国民党赢了地区领导人选举,但“立法院”的席位减少,必须在民生经济等议题上与其他政党协商,才能得到支持。 这还意味着,从地区领导人级别的选举来看,人民多次主张“九二共识”,与大陆友好。 但是,从“立委”的席次分配来看,国民党无法采取紧迫的“和中”路线,必须解决绿营支持者的不安,4年内顺利推行两岸政策,之后可能再次面临年度总盘点。

“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的台湾选举,国际关注和迂回表现是希望“稳定”的力量持续,是马英九连任的重要外部因素。 在此期间,前台北事务所所长美国在台协会包道格于1月13日公开支持马英九。 另外,我们认为大陆2008年以来对台湾的友好政策和选举期间的遏制是有效果的。 的选举,不仅是台湾人民对马英九施政路线的肯定,实际上也是对大陆对台政策的肯定。 从2008年开始,两岸创造了全世界羡慕的和解氛围,从年到年,我们将创造怎样的环境,来弥补60年前历史的痛苦? 这个问题考验了两岸领导人的智慧,也可能决定了台湾地区第十四次最高领导人选举的结果。

标题:“选举助台湾不使社会矛盾失控”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25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