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396字,读完约21分钟

学术腐败积重难返 亟须重建知识分子信誉 ——学术风气二人谈 祝东力 黄纪苏 新闻网-中国青年报 -08-06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学风崩溃是从红卫兵-知青这一代人中的一个人开始的 祝东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以下为祝) :今年已过去大半,学术思想界的热点集中在学术规范问题上。 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争论,有学术层面的,也有意识形态层面的,但意识形态的争论很快掩盖了学术层面的探讨,越来越有短兵相接、近乎肉弹之势。 学术界的这种状况,当然是当前中国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的集中反映。 但是,既然是学术思想界,就应该有越来越多的分解态度和做法。 我认为,我们可以后退一步,从更大的视野,从中国现代社会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从学术思想史和几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性格特征,来考察一下眼前的这个热点问题。 黄纪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以下简称黄) :朱学勤、汪晖两人涉嫌模仿事件本身,多少属于学术,多少属于政治,多少属于文化,多少属于历史,这确实需要分解的态度。 解体方法在中国其实并不缺乏,20世纪80年代有“解体时代”,有影响。 现在缺少的是分解的态度和愿望。 近年来,解体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越来越淡化了思想争论的舞台,不讲道理的空之间越来越小。 的研究者们一说就吵架,一说就骂,一骂就翻。 吵架和谩骂相结合的手段是过度简化、符号化、政治化,就是给自己戴帽子还是给对方戴帽子。 翻过来之后的做法论更糟。 都是武术学校的全套。 我本来是和妻子开玩笑的,咱家也挂着招牌说“没道理”。 其实这个品牌真的很适合当今社会。 层出不穷的凶事往前走,10/7、8都有不讲理、不讲理的环节。 这次的事情也表现出了同样的普遍趋势,令人不安。 祝:我发现很多人不太了解20世纪80年代的学术思想状况。 从历史上看,20世纪80年代的学术风气不能一概而论。 在我的记忆中,1985年以前相当好,1985年以后比较差。 这里有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改革进程。 1984年底,改革要点开始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文艺界学术界的风气发生了改变。 文艺界跨海,什么实验小说,八五新潮之类的,不管有没有思想和艺术准备,都哄着,什么都不用。 学术界也一样,无论有无知识和理论积累,都有有条件的和无条件的。 一方面是新观念的新做法,另一方面是中西文化的比较,成为学术理论界的两个热点。 第二个因素是知识分子世代之间的特征。 从《文革》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上半叶,学术界唱主角的是中老年学者,红卫兵——知青这一代人大多还处于学习阶段,被前辈师长的身影笼罩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红卫兵-知青一代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从一开始就与上一代大不相同。 黄:粗略地说,20世纪80年代的学术不规范,粗略地说,20世纪80年代的学者都是这样,既不是事实,也不是不公平。 前几天,我和一个朋友也谈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风气。 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的老年组从20世纪10年代到20年代叫费孝通。 中年人是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的一个叫李泽厚的团体。 这两代人整体上为人比较本分,学风也相当严谨,有点死板——李的思想在同辈中是不同数的,但在学术上仍然是规则中的人。 学术界的青年是40末、50后这一群体,特别是50后,他们在“文革”中由少年儿童成长,其间要么挖窗,要么破墙,几乎没有走过正门,没有迈出过正步。 他们的人格优势是敢于尝试,无法无天,在我的朋友(任继愈的研究生)上世纪90年代和人吵架时对对方的自我介绍是:“‘文革’来了,虽然40岁以上,但都是流氓。” 作为时代的人格烙印,我认为“文革”一代的青少年儿童——包括我自己——身上除了大家津津乐道的“理想主义”之外,还有不服的“流氓”之力,只是浓淡不同,必须具体解体。 我们巷子里有一个右派儿子,一个老高中生,整天抱着书《唐璜》、《莎士比亚》等,特别是“绅士”,但他的想法和诚实老板的学生一代终究不同。 这个“流氓”可以说是“文革”留给市场经济的遗产,是乱世赠与的转世厚礼。 离开这样的人格资源,不太能理解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轰轰烈烈。 我记得20世纪80年代很流行“野性”这个词。 充满野性的半人半马作为社会变革的突击队和敢死队冲破罗网,打开生机,放在大历史视野上并不能抹杀其积极意义,但副作用也很明显。 1970年代后半、80年代前半只是一时的治世,转眼就过去了。 那十年可以说是现代风气的“黄金十年”(借用民国史的话)。 体制基本上是旧体制,社会流动的渠道还不是“多元”,“野路子”不仅在法律上被禁止,在道德上也被鄙视。 价值观也是“英雄不问出处”,无论用什么手段,个人主义、精英主义的时代精神都是在以前流传的“正道”上奔走的,路边的标语都是“书山有道,学海无旅”等。 在这样的体制和价值环境中,很少见到剽窃的事件。 祝: 1985年之前学术界剽窃抄袭确实很少,但在我所知的相关专业范围内,影响比较大的只有20世纪50年代中期华岗的《辩证唯物论纲要》和20世纪85年代初期汉进廉的《红学史稿》。 两本书都是写手揭露剽窃,但在那个时代,相似的现象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1985年以后,风气突然改变了。 我还是研究生,记得1985年或1986年在北大食堂前西侧的新闻栏目上,投稿了《光明日报》。 大部分版本是谁担任主编的编辑委员会的名单,有该编辑委员会的“西方学术文库”和“新知文库”的书目。 翻译的西方哲学系书籍很多,约有100种,每本书都有名字。 因为在哲学系学习,知道一点情况,所以知道其中有很多西方名着,当时没有真正的所谓中文译者。 那是跑马包围的。 因为其他出版社也害怕翻译同样的书,所以先给译者起个名字,相当于现在的恶意抢注。 我们几个同学当时很鄙视这样的“吃法”。 那个编辑委员会大多是40末、50后。 实际上,学风的崩溃是从红卫兵-知青这一代人中的某个人开始的。 那一年造反,合并,甚至抢劫,20年后转入术业。 包括年轻时的何新,贪得无厌、图大快人心,十几年前我在书中评论过他的学风问题。 当然这些不是剽窃,而是挖墙脚走捷径,但学术界的规则确实被破坏了。 这条路影响了此后的20多年,再加上其他因素,到今天学术界、大学的学术腐败已经很严重。 一代特殊知识分子遭遇特殊时代 黄:“黄金十年”中,青年学者跟在中老年师傅后面,“老师”长“老师”短的加上“乎者也”,看起来很古板。 但是,听他们个人坏话的纯正、粗俗的语言,与前辈的学习者不同,不要说以前流传下来的“士林”、“儒林”。 一年一觉,到青年学生学徒期满,赶上社会大变革,什么叫潮汐、海外潮、寻宝热、特异功能热,一时间天翻地复,人仰马翻? 整个社会的风气从正步变为醉鬼,又向东倾斜了。 青年骨子里的红卫兵也结束冬眠,一下子站起来了,像回到了老家一样进入了新的时代。 市场新时代崇尚工具的合理性,注重小投入和高生产率,最好不要投入光的生产力。 不择手段开始成为最好的手段——买什么都行,插队干什么要排队? “诚实”、“厚道”、“本分”从此成了贬义词。 我在话剧《我们在大行其道》中说那一段的时候也说“老实”不是夸你/说你“邪性”不是骂你/说你“本分点” 说“我不信任你”的并不富裕 当然,风气的影响绝对不会成为平均主义——各青年也一样。 “逍遥派”还在南窗下逍遥派。 “造反派”听到窗外哪个同学一夜之间发了,心里又空慌的时候,就近制定他妈妈的学术规范,“资产阶级法权”倒过来一次也可以理解。 祝:红卫兵-知青一代与“文革”前的大学生完全不同,可能只相差几岁,但思想性格差异明显。 文革”前的大学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文革”17年体制的产物,正如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所说的那样驯服工具,忠诚可靠,循规蹈矩,温良节俭,历来是儒家和斯大林主义培养的思想性格。 红卫兵-知青一代不同,他们在人格塑造的年代,突然遭遇了“文革”这样千年不遇的政治风暴,面临着中国和世界的大问题。 《大字报》、《大辩论》在造反、衔接、武打之后,进入“上山下乡”、工厂或士兵,徘徊在中国社会最底层。 这也大概是古今中外空前绝后的一代,其中的知识分子和学者尤其如此。 关于这一代学术思想界人物的优势,我以前也分析过。 与前“文革”前的大学生、后60年代的学者等知识分子相比,他们有越来越多的远大的野心、远大的眼界、远大的思想,还有基础社会的经验和生存能力。 他们的优点和特征很明显,缺点和劣势也同样明显。 当然这只是两代人整体的大致应对,不排除个人的特殊情况。 总之,红卫兵-知青一代的知识分子获得独立学者的身份,正好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 某一代特殊的知识分子遇到了特殊的时代。 应该说汪晖和朱学勤都属于这一代领导人。 黄:这一代“小将”出身的学者,超越了社会光谱的宽度,拥有社会身份的人,也更接近于“五四”前后一代的青年——西方一战、二战中的青年。 庞杂的经验和身份给了他们关注社会人生的多视角,就像庙里的“千手千眼”。 他们当然有缺点,但其广阔的视野、丰富的内涵,不是“空疏”所能概括的,也不是南窗所不能奢望的。 另外,也不是3岁开始学英语,30岁学英语的承平时代的学生能笑的。 一个叫isaiah的网上青年不许笑朱学勤英语。 在松鼠和短尾猴之后。 这一代红卫兵-知青学者认为,他们的身份、经验、视角之间的关系及其迅速发展变化,应该是现代学术思想史的重要复制品。 他们的身份除了前面说的“流氓”(去掉轻蔑的意思)之外,还有“领导人”。 我们知道毛主席是“伟大的领袖”,但其实他们也只是小尺寸。 他们和伟大的领导人一起画了一二十年,觉得画了也不能接受。 更何况时代还提供了继续画画的机会。 前30年的路线要到“文革”结束的时候才能走。 中国需要改变道路。 你要去哪里? 怎么走? 官员心里有数,但没有底。 特别是有两种人来帮忙。 一个是禹作敏,年广久之流,相当于在柬埔寨踩地雷的水牛,必须靠他们踏上血路。 一个是“领导团”或“领导团”,要依靠他们广泛搜索古今中外的各种路线图。 祝:“文革”涉及中国和世界的根本道路,在“文革”中成长的一代,其问题意识不是一般学科、专家所能限制的。 20世纪80年代初读李泽厚时,觉得他的治学之道很广,美学、中国思想史、康德哲学,都有系统的论述。 但是到了红卫兵——知青这一代,在跨学科跨专业方面进行比较,李泽厚看到了小巫见大巫。 有何新、哲学、逻辑学、美学、历史、教训、文学批评、经济学、国际政治等至少十几个专业论述的学科行业。 另一个因素是,“文革”结束后恢复17年体制,20世纪80年代清除“3人”,培养“4个现代化”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因此,培养20世纪80年代提拔的干部,多是听问候、工作,在思想上多缺乏个性上的改善。 这形成了政治价值观和招聘标准。 所以,根据这个价值观和标准,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了个别高管的孩子之外,特别是有个性和思想的人,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是经过阶段性筛选的,职业生涯往往没有什么前途。 于是,很多人出海做生意,很多人进入了学术思想行业。 这两组人进入商界和学术界,却怀着极大的政治关怀和热情,“形于江海之上,心于魏阙之下”。 这种关怀和热情反映在学术优势上,必然是政治大于专业,思想大于学术。 黄:红卫兵-知青一代的学者,当过学校老师的徒弟和毛主席的徒弟两种徒弟。 毕业后,成为博士生导师和中国导师两种“导师”。 两个选择可以不是这个,也可以考虑两者,也可以重视。 有些人觉得学术世界足够大,我想应该是这样吧,一边走一边背诵小世界的旅行规范,《十要十不行》之类的,还是一步一步小世界纯粹可靠的专家江山不想指出,但我打算指导最后的研究生退休后再指出。 有人认为学术小世界可以放下自己的锅碗,却放不下自己的雄心壮志,博士生导师认为,中国导师更应该。 中国许多“公共知识分子”兼有两种“领导人”。 两种“领导人”有各自的重点、路数、功夫和标准,有相互重叠、互补、互利双赢的一面,但也有不能拍照、不能照顾彼此、而且你没有我的情况。 汪晖、朱学勤也存在着这样的身份矛盾和不自然。 首先说朱,学术不是他的“长板”(从他身上抄写比喻),也不是他人生的首要追求。 “道德理想国的灭亡”最核心的意思是警告中国人革命不好,换一条路吧。 这样的“警世通言”本来和“芝加哥文体手册”没什么关系,但是既然写了博士论文,就改变了学者的身份,不要怪刺客拿着这样的手册随时上门。 汪也是两个身份冲突很大的一个人,在左翼学者中,他的“学术”气度最重,他不断把檄文写在论文里。 他似乎推动过20世纪80年代思想向20世纪90年代的学术转变,提倡过“学术规范”,但现在却被学术规范绊住了,就像他身体的另一个悖论——“不”西方的主张和so西方的表现。 朱、汪两人作为学者都很不谨慎,但作为思想者却不失严肃性。 两个利害互见的身份及其矛盾不是这次事件最核心的部分,但却是我们理解其背景所必须的立场。 不是没有规则,而是大致上 祝:朱学勤是个有思想的学者,我本来对他的印象就相当好,他能那么生动、热情地论述深奥刻板的理论问题,确实 很遗憾他的自由主义角度太窄了,所以这几年的想法似乎越来越狭窄了。 汪晗博览会群本、博闻强记、读书之多、涉猎之广,在当今人文学界实属罕见。 他学问的繁杂和缜密,很容易让人想起从干嘉学派到钱锺书的苏南地区文化和学术是以前流传下来的。 在这次事件中,这么多学者和网民不顾一切汪,并非没有道理。 但是汪斜光有一个优点。 摊子太大,讨论一个问题时,总要涉及很多关联。 与不是这样的问题有关。 然后,必须一起论述。 关于这些问题,他当然涉猎过或研究过,但未必做过系统的彻底研究。 问题就在这里:要按照专业学术标准来论述,从论点到论据,没有系统透彻的研究,就不足以支持。 所以,他不得不大量利用二手文献。 然后,如果把这些借用的二手文献全部注明,无论是作者还是网民,恐怕都会厌烦,像一本读书笔记。 因此,形成了目前汪晖这种不完整的注释方法,有点对他人成果的援引在前一段有注释,后一段没有注释。 这是对汪晖的一些技术分解。 黄:我没看过原始文献,但从什么小孙怡让、后段玉裁版本校勘、字句核查来看,汪、朱的情况有相似之处,都引用别家的东西,但标记不确定。 好像都有问题。 如何定性,也可以交给知识产权法的铁杆来判定。 也可以参考当时和现在的未成文法,即学术共同体约定的通俗规范,慢慢争论。 这次的事情变成了山变成重水,机器藏在机器里,外面变了,眼睛变得模糊了。 现在,最需要发言者本着不入党、诚信、对公众负责、对学术负责、对个人负责的态度,从小做起,放眼大处,公正解决这件事。 知识界如果连这件事都做不好,能做什么? 自古以来,读书人就是中国社会自我反省、自我纠错机制的重要部分,总的来说是健康的力量。 近120年来,知识界的腐败和腐败随着市场化的环境和官僚化的体制愈演愈烈,知识分子的集体形象日益提高。 这个群体在道德人格上的灭亡,是对中国未来快速发展的致命一击。 包括媒体在内的对这次事件的反响,反映了人们对这个群体的期待和失望。 从小时候开始,就是要建立比较细分的中国学术创作规范。 其实在将近十年前,历史学家王笛曾比较中国学术界的问题,撰写过《芝加哥文体手册》。 当然这并不是照搬谁的制度,只是作为一个参考。 因为鉴于当今社会的风气,要建立中国的学术规范,不能只停留在道德的号召和谴责上,而是要依靠硬件的基础设施,拥有大家公认、依据的领域法典。 我不太同意把这几年的模仿归咎于风,而重视学术规范本身。 所谓的学术规范本身引用他人的论述,鼓励鹦鹉学舌。 因为这鼓励变态模仿。 在社会整体教育文化水平大幅提高,特别是作为创作成果发布平台的互联网便利化、大众化,创作者数量爆炸式增长的时代,有必要相应提高学术准入门槛,区分专业学术创作和非专业学术创作。 专业学术创作必须在充分掌握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为所有论点提供准确、充分的论据,这必然要求比较多的引文和注释。 而且,根据这个标准,没有模仿、没有模仿、在什么程度和意义上模仿,实际上很难评价。 黄: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规则最严密、学者事故发生最频繁的时期。 问题的核心似乎不是没有规则,而是不笼统地说。 就像当年王铭学术不端一样,连《孟修斯》都出来了,但我们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刚开了他的会不到几天,就在《读书》上看到了他的新作。 并不是说犯了错误就要一棍子打死,但是学术共同体总该说几句大致的话,有态度吧? 即使他人才稀少,观点有益,不也应该考虑他的行为和你的反应对学术界有什么样的模范作用,对学术风气有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吗? 所以,我不反对从技术和规则的角度抑制模仿等学术恶行,但我相信治本之道是整顿人心、做大体、做正气。 在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大环境坏了这么多年,坏到这种地步的今天,说这些确实离痴人说梦很近。 尽管如此,公众对这件事空前的关注程度表明,中国社会仍有推动人心向善、风气转变的强大动力。 这个原动力现在特别需要公心的诱惑,不是私心的利用。 的整个过程中,派系的影子挥之不去,小团体的私人物品随处可见。 这并不不利于事实本身的明确,但不能使事态朝着符合公众整体利益的方向迅速发展。 本来,模仿行为大与价值制度环境有关,小与个人作风品格有关,与自由派、新不新左派没有内在联系。 党争的持续介入,不可能让这次成为改善学术界风气、重建知识分子信誉的契机,越是在公众看来,越有可能成为无聊的闹剧。 希望各方珍惜少有的机会,管好私念,拿出公心。 有公心,中国学者连这点事都不会说,有不公平的道理吗? 如果没有公心,五洲全世界多少余英时,请齐泽克也好——真竖也罢——都无济于事。 能否妥善解决和处理王彬的事情,对中国社会来说是个考验 祝:从一开始,王彬就先在《文艺研究》上发文,言辞冷酷,态度横空,但基本上是学术讨论。 《文艺研究》也是某个领域的学术刊物,没有一点像网民想象的那样的内幕和阴谋。 《南方周末》重新全文发布了王彬彬文案,十分罕见,《汪晖涉嫌抄袭》成了媒体的事,成了公众的事。 不过,可以考虑一下。 由于高等教育的大跃进,现在每年有600多万大学毕业生关注学术理论,关注学术界的人不再是小圈子了。 但是,这确实需要多做整体的事情,使之混合化,特别是要慎重地进行分解和评价。 所以,一方面要从小开始,另一方面必须着眼于大的地方。 第一,考虑这一代学者的优势。 这包括从“文革”到改革的大时代背景、思想家兼学者的双重身份。 这一代人的大视野来自他们所处的时代,并不是所有一代学者都具备的。 这是他们的特点,相应地也有他们的劣势。 思想不能保护学科的专业边界。 那就跟着问题走,从社会学到经济学、政治学,再到法学、哲学、历史学等。 在这个过程中,过度借用二手文献没有完全写明等,容易发生学术上的违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必须加以纠正。 着眼于大处的第二条是中国面临社会重建的任务需要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参与 如果不同的角度长期拥有大量的追随者,就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个角度代表了极少数人的好处。 我个人认为,如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汉学与宋学、理学与心学,或西方经验论与唯理论等,各行各业都有长期对峙互补的两条路线或角度。 在思想行业也一样,自由派和新左派有各自的合理性和群众基础,这样你似乎没必要死。 特别是掌握强势媒体的一方,应该采取建设性的态度来解决现在的这个问题。 中国未来的前景、经济增长方法、利益分配方法、社会管理方法,还有很多不明确的因素。 这次,汪朱事件能否妥善解决、处理,可以说是对中国社会的考验。 黄:最后我要就当事人说几句话。 朱、汪各自所具有的角度、所做的工作,分别属于对中国前、后三十年两种体制及其弊端的正当反思。 朱的作品包括他的《道德理想国的毁灭》,可以看到理想主义的本色,而且在自由主义者中他和吴思有智慧,不是那种两人目光直射的无余光的角色。 汪晖和黄平主编在《读书》的十年里,为拓展知识分子的视野、探索中国道路和人类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贡献不小。 现在,两条意识形态路线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个体,对立的双方作为彼此的伤口血肉模糊。 事实上,朱的“覆灭”和汪最初质疑的“反抗绝望”,是在只有一条路线的二十年前写的,所以出现了如果是在一条路线上犯的话,会变成“事”的问题。 也许可以,但这样的大事做不了。 总之,不太政治化的问题被过度政治化,相对的个体问题被过度集体化。 这种泡沫化的过程只会长期伤害群体,伤害个体。 能立于古老不败之地,永远是事实上的要求——诚实不吃亏。 这应该是我们从这次中学到的第一课。 / h// h// h /

标题:“学术腐败积重难返 亟须重建知识分子信誉”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24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