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75字,读完约10分钟

寻找高等教育的和谐化出路 西华大学:构建和谐校园 实现二次腾飞 2007-03-14

建设和谐社会除了需要转变观念、相应的制度建设和诱惑外,非常重要的是要大力促进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 建设和谐社会,对学校实施和谐教育,培养人格和谐、学识和谐、知行和谐、身心和谐的人,需要教育者们以更具创造性、务实的精神整合多种因素,实现学校和谐快速发展。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命题越来越深入,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内部改革也需要可借鉴的模式。 西华大学校长罗中认为,大学是一个环境。 要在当今新的社会生态环境下实现和谐人的培养,现代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必须从教育生态、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加深认知,从学校的办学组织结构、制度环境、人文氛围体现现代大学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取向。 近年来,西华大学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快速发展观、紧紧围绕培养和谐人的办学理念、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和谐机制和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推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改革、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区建设等有机结合,全面推进学校改革和快速发展,努力建设和谐西华。 和谐理念:科学的快速发展观越推进二次创业 教育改革,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就越需要科学的回答。 只有树立科学的快速发展观,才能促进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近年来,西华大学在跨越式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观察把握了规模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的辩证关系,以科学的快速发展观统领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在量的扩张中,同时实现了质量的提高。 2003年4月16日,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四川工业学院和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省属要点,多科性大学更名为“西华大学”,是四川2001-年教育快速发展计划中唯一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的要点,是建设和快速发展的大学。 西华大学的创立和位于上海的东华大学、湖南南华大学、吉林北华大学是教育部在新的大学布局调整中形成“四华”结构的。 从最初的“川工”到至今响当当的“西华大学”,西华大学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但如今,西华人面临着接受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水平判断的新挑战。 新校区建设; 如何深化学校改革,构建和谐。 2007年被西华人定义为学校第二次创业的攻防年。 结合学校实际,张小南、罗中先等党政群体有力地提出了新的快速发展目标,以质量树企业的品牌、特色创造特点、特色综合、创新一流,将西华大学建设成鲜明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四川 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探索科学快速的发展观实践和谐育人的理念:以人为本的办学观全面快速发展,以德育为优先的人才观和谐快速发展的质量观平等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的公平育人观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促进自主快速发展能力自主快速发展观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育人观等,通过全员、全程、各方面的系统育人实施,集中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对育人进行教师教育、行政管理、物流服务、学生管理等 和谐管理:快速发展内涵规范制度提炼特色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西华大学认识到,内涵快速发展的关键是制度,需要健全的制度、规范管理的势头。 近年来,学校加大了管理力度和制度化进程。 学校以制定和实施快速发展战术计划为引领学校快速发展内涵的行动指南,以此为起点,变革管理方法,“条”“块”有机结合校院二级管理,降低管理重点,进一步明确校院二级责任权利关系,成为院系, 学校以用人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简化机构,定编、定责、定岗、干部可以上下,逐步过渡到现代化人事管理。 并积极改革和改善资源配置,利用有限的学校资源,把所有的钱和所有的资源凝聚到学校内涵的快速发展上,投入到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上。 短短几年间,学校在人事、教育、科研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范、管理、激励性文件300多份。 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了创造性。 出现了朱雯、王军、杨爱华等许多省级教师模范兵。 黎元等人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学校制定了四川省最优惠的科研奖励办法,加大了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办法,并确定了高职称教师必须承担科研项目。 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86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十五”要点攻关项目、省级要点科研课题和地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要点课题。 环境诱人,事业留人,培养树人,西华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呈现良性循环的态势。 和谐文化:科学与人文并举 西华大学以“求是、明德、卓越”为校训,培养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 求真是天道,明德是人道,卓越是追求,创新。 它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做事志向一流,人止善、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理念和内涵,是大学使命和本质的表现。 在西华大学领导看来,校园文化是以学术、进取、高雅文化为主导的多种健康文化的统一体,一二课堂的互补与交流应该是育人的重要环境和氛围。 在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中,要引导师生员工思考、理解、认识,提高人格,完善自我。 并且,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学校将一二教室有机结合,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开展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社会实践活动。 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艺术节吸引了很多学生。 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建筑设计大赛、机器人足球大赛、创业计划大赛、汽车设计大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学生社会实践也连续8年取得全国先进 在学校内外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成绩优异的学生获得了相应的素质学分,为学生就业提高了新的素质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培云、周君亮、马国馨等,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郭慕孙、宋振骏等经常做客,请西华学子品尝科学文化大餐。 从校园环境的营造到学术氛围的营造,都没有体现出西华大学培养学生科学和人文精神的苦心和功夫。 和谐教育: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 大学应该如何培养适应社会诉求的学生? ”。 这是西华大学长久以来的想法。 1995年,学校提出“大口径、厚基础、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瞄准四川经济建设和社会快速发展诉诸人才的主战场,调整整合学科专业,在特色突出优势的基础上,拓展以工为主的学科设置,略有新兴。 并在教学中特别重视扩大实践环节,将学生的创新实践纳入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控机制。 目前,西华大学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颁布了《西华大学学生科技事业纲要》,设立了校长亲自带队的学生创新科技事业指导小组,每年投入10万元以上作为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培养学生 西华大学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方法规定,科技创新获得国家级奖励的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双倍奖励,还可以获得一定量的创新学分。 除此之外,学校还大力提倡材料教育,积极支持学生发挥自己的趣味性和特长。 西华学子卢小旭上学时,由于对音乐的兴趣,在学校的帮助下,暂时设立了“数字音乐”网站和“数字音乐”事业室,并在国内大会上多次获奖。 目前,卢小旭受清华大学出版社特邀成功编写出版了国内第一本数字音乐高中教材《midi妙技与数字音响》,被誉为中国数字音乐的先驱,书的扉页上写着卢小旭感谢母校她成才的贡献。 被世界知名软件公司微软企业连续四次评为微软中国区“最有价值的专家”,据说年龄最小的梁振则是西华改变了他的命运。 在校期间,学校不仅为他定制了特殊的培养计划,还为他设立了专门的实验室。 现在仍在西华大学学习的大四学生梁振成为了微软的正式员工。 西华大学全面的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的人才评价体系,为优秀人才搭建了卓越的平台。 和谐人才:实干、创新、毕业生很受欢迎 公司招不到人。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这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结构性矛盾”。 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大学毕业生“僧多粥少”的今天,西华大学毕业生能创造出“俏皮”的岗位,学校就业率持续高位,(学生报考)、需求(毕业生就业)双双旺盛的情况,震惊了各界教育工作者。 在就业工作中,西华大学将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创造条件,使学生走出课堂,融入市场,校企合作开展实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和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组织人员到“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就业市场调查,为毕业生收集各种诉求新闻。 目前,该校设立了3000人的家庭报库,在成都、珠三角洲、长三角等地区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就业基地。 另外,该校是全国19个空军队国防生培养基地之一,是从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中选拔军队飞行员的50所试点院校之一。 在近年来西华大学举行的专业招聘会上,长虹集团、中国电子科技第十三研究所、奇瑞企业、上海西门子移动通信企业、四川航天总企业、钢铁集团、富士康科技、香港新科集团、苏州绿点科技等知名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民营企业 在高校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西华大学有这么多企业积极招生贤纳才。 这对地方性综合大学来说是罕见的。 多年来,学校毕业生从未重复就业率,一直维持在85%以上。 许多公司负责人、多位hr在评价西华学子时表示:“学校毕业生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入职后动手快、实际操作能力强。” 据该校学生就业单位介绍,今年,该校毕业生继续受到欢迎,与往年同期相比,签约学生大幅上升,知名公司在校招人明显增加,机械制造、材料成型、汽车制造、电气工程、水利水电等专业诉求不断提高。 西华学子凭借自己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市场上创立了西华的企业品牌,实现了西华招生和就业“出口畅通、进口兴旺”的大好局面。 (文/高倩汪玲)

标题:“西华大学:构建和谐校园 实现二次腾飞”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23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