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5字,读完约4分钟

何:前不久,《关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有详细的落地规定:对在工作并符合一定条件的海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珠三角9个城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超过计税收入的15%,珠三角9个城市给予财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这一坚实的政策红包也被认为加快了香港和澳门人才向内地的流动。

大湾区,如何聚天下英才

丁建庭: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汇集世界各地的人才,大湾区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和无限的可能性。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建设人才高地”列为一项重要任务。客观地说,珠江三角洲凭借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的优势,长期保持人口和人才的净流入。例如,2018年,广东常住人口增加了177万人,其中150多万人集中在珠江三角洲,但与此同时,对海外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仍远未达到世界级的海湾地区。其中,税收冲突、儿童教育、医疗服务等公共服务衔接问题抑制了相关人才的积极性。这一次,通过制度创新引进人才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必将带动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人才涌入大湾区。

大湾区,如何聚天下英才

何:应该说,广东对人力资本的认识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当年,蛇口工业区率先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倡导了“绩效理念”;后来,他带头为全国市场招聘干部,这是第一次打开了风气。贯穿始终的精神是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当然,新的主张正在出现。根据一个智囊团的研究报告,目前大湾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很低。据统计,香港居民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为26.18%,深圳为25.19%,东莞仅为15.74%。你认为“大湾区创新人才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和支持相对不足”和“人才流动性仍然很差”如何?

大湾区,如何聚天下英才

丁建亭:在大湾区,人才的分布和流动确实不平衡。以珠江为界,总体上是东强西弱。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深圳、香港和广州,虹吸效应明显。这种人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湾区的协调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联系,统筹规划产业布局,使部分人才能够合理分布到其他地区。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与世界级的海湾地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创新人才的数量和对工业发展的贡献两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力。

大湾区,如何聚天下英才

何:的确,在长期的改革开放中,珠江三角洲以制造业为基础,工厂本身成为了人才的摇篮;然而,从今天建设世界一流湾区的目标来看,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时代背景,不仅需要更多的“技术工人”和“高技能工人”,也需要更多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人才。除了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加强本地培训也很重要。我记得两年前,我们谈过这个话题:谁将成为深圳的“斯坦福”?你认为珠江三角洲的高等教育在过去两年发生了什么变化?

大湾区,如何聚天下英才

丁建庭: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世界级大学来到深圳和珠三角其他城市设立分校,创办特色大学。目前,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香港大学(医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正在积极推进赴粤定居。同时,我们正争取国家支持,从高起点创建大湾区大学,这将大大增加湾区的高等教育资源,为大湾区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我认为,深化教育合作也是将制度差异转化为制度优势和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这将促进人才、资本、信息和技术等创新要素在大湾区的便捷高效流动。

大湾区,如何聚天下英才

“潜水使大海变得宽广,天空变得高远,鸟儿可以飞翔”。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坚持“大胆探索,先试后试,瞄准国内外最高、最好、最好”的原则。相信通过努力打破制约大湾区建设的体制和制度障碍,大湾区的“海”和“天”将会越来越宽,可以容纳来自世界各地的“鱼”和“鸟”游泳和翱翔。

大湾区,如何聚天下英才

人民日报(2019年8月14日05版)

标题:大湾区,如何聚天下英才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7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