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33字,读完约7分钟

核心阅读

老龄化程度高,养老需求多样,如何解决大城市的养老问题?广州为不同层次、不同状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鼓励市场力量做好专业工作,政府力量注重监管和自下而上的保护,多主体共同努力完善大城市养老模式。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高。

一线探民生: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当你老的时候,你的头发是白色的……”抒情的旋律令人陶醉,更能引起共鸣的是歌词中描述的场景。

随着中国迅速进入老年社会,如何为城市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已成为民生大事。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广州是典型的城市之一。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老年人169.3万人,占登记人口的18.25%。

一线探民生: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满足全社会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如何发挥市场调节和配置的作用?近年来,广州一直在探索。

要求

不同的老年人需要不同的服务

常言道:“家有一老,家有一宝”,但也有一句话:“一个人残疾,全家失衡。”老年人的状况与家庭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对老年人来说,他们可以分为三类:自理、部分残疾和残疾。不同州的老年人需求不同。最迫切的需求是帮助进餐,将医疗保健和生活护理结合起来。

一线探民生: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广州东丽湾区午餐时间?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餐厅非常热闹。你可以刷卡当场点餐,也可以通过手机提前下单。大米没有限量。

92岁的叶吴梅(音译)一年多来一直用腿脚不便来推她66岁的儿子。“这很方便,有时如果你不能来,志愿者就会被送回家。”

除了午餐,叶奶奶和儿子还将在服务中心参加一些活动,打太极,听健康讲座,与老人交流,在中心护理站看病,甚至要求护理人员提供生活护理、个人护理等个性化服务。

一线探民生: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如果我不能处理好家里的情况,我该怎么办?

几个月前,78岁的杨毅突然中风,出院后她无法照顾自己。85岁的梁书不能照顾自己。幸运的是,越秀区银星怡园,一个养老服务机构,已经向社区开放,离家很近。家庭成员可以随时来访,专业护理人员可以照顾它。老年人一天比一天好。

一线探民生: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这种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可以有效缓解大城市中心城区“一床难求”的养老问题该组织负责人何陶虹表示:“我们将首先评估老年人的实际情况,然后提供最合适的服务。”

一线探民生: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如果老年人能照顾好自己,但又害怕发生事故,工作人员会建议安装家庭养老床,对他们的家进行老龄化改造,安装智能设备,记录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和活动轨迹,如果有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

一线探民生: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长期或临时护理、餐饮、上门护理、家庭老年病床...各种养老需求可以促进各种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目前,广州有11个区级和153个市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全市社区养老设施覆盖率100%,享受社区养老服务的老年人超过18.4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0.87%。

一线探民生: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市场

鼓励社会力量进入

七年前,海珠区沙园路1号只是一座位于市中心的旧厂房。当时,广州积极探索解决养老问题的办法,鼓励市场力量进入这一领域。

取消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简化了审批程序,在土地使用和床位方面有优惠和补贴...这让民看到了机会。

“老城区地理位置好,老年人多,周围没有类似的机构。养老院里有很多事情要做。”闵与厂房公司合作创办了松河疗养院。绿树成荫、宽敞的花园式疗养院,拥有近900张床位。

一线探民生: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起初,宋河被定位为一个收费很高的高端养老院。经过近一个月的运作,许多人咨询,但没有多少人留在它。经过充分调查,松河调整了战略,定位于中端人群。价格也比开始时下降了30%,住在里面的老人数量逐渐增加。

一线探民生: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养老事业不是短期的事情。对此,劳伟民一直都很清楚。“入住养老院在早期阶段依赖于宣传和价格吸引力,而在后期阶段,则依赖于口碑。”

注重环境、设施和服务,入住率达95%以上,被广东省民政厅评为“五星级养老机构”。但劳伟民仍然感到“巨大的压力”。

“近年来,政府大力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养老行业。门槛低,但竞争更大,即优胜劣汰,发挥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广州市民政局负责同志说。

一线探民生: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目前,广州73%的老年病床、85.5%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91%的老年食堂由社会力量提供。私人养老床位占广州总床位的70%,社会力量成为广州养老服务的主体。

一线探民生: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从开设养老机构,到改善老年病床,到为老年人食堂供应配料...社会力量的进入,意味着政府力量能够得到有效的解放,并更多地受到监督的保护和引导。”广州民政局的负责同志说:“专业的东西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

一线探民生: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公平的

政府可以覆盖底层,大众也有底层

在被送到广州养老院之前,陈文军是一个“三无”(没有工作能力,没有收入来源,没有家眷)的人。当他提到去养老院时,他转身离开了,不给任何人面子。2016年9月,一场疾病来袭,陈文军崩溃了。治疗后,他被送到一家养老院。

一线探民生: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过去,别人告诉我不要去老人之家。我没想到来了之后会不愿意离开。工作人员态度很好。院长还给我带来了新衣服...多亏了政府的关心,我在这里可以放心了。退休金。”陈文军说。

一线探民生: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像陈文军这样的老人属于特殊保护对象,受到政府的保障。我们的公共疗养院必须承担这一社会责任。”广州老年医院副院长常说。

只有当政府能够覆盖底层时,才能让群众心中有底,从而避免因市场失灵而导致的养老金公平问题。

为此,广州市民政局定期走访并积极服务于加强对孤寡老人、空老巢和残疾人等老年人的照顾服务体系;购买“三无”老人、低收入和低收入计划生育特别扶助人员等居家养老服务,资助无障碍设施改造;率先建立统一、困难残疾人优先、公开透明的公共养老机构等候制度;它还为全市所有老年人购买了综合意外保险,并补贴了全市10多万残疾人、独居老人和老年人使用“平安安通”智能养老服务。

一线探民生: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除了覆盖底层,政府还注重扮演好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广州有效引导养老产业发展,关注老年人需求,强化顶层制度设计,深化养老服务供给方结构改革。从一开始,它就降低了准入门槛,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然后出台了土地利用规划、政策、标准和星级评定,这既鼓励又规范了市场发展方向。自2009年以来,全市共投入5.3亿元支持民营养老机构发展。

一线探民生: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政府监管,大数据可以是一个有效的武器。进入广州市养老服务数据监控中心,在大屏幕上,老年人食堂数量、全市自助用餐申请人数、居家养老受助人数等数据清晰可见。通过该平台,可以准确掌握全市养老服务状况,合理整合服务资源,平均分配补助资金,同时规范管理,防止欺诈,监管更加细致高效。

一线探民生: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为了支持大城市的老年人,我们必须依靠多个学科共同努力."广州市民政局负责人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为老年人提供帮助。打造养老、医护结合、家政+养老、嵌入式养老、提高养老机构质量和效率等民生品牌。完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持、多主体的养老服务模式,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线探民生: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8日,第14版)

标题:一线探民生:大城市养老 多主体发力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3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