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5字,读完约4分钟

"与其在外面工作,不如回家种洋葱。"这是四川省大竹县巴度乡青南村“东北大葱”的大种植者欧康贵对每个人说的一句口头禅。

2016年,在重庆工作的欧康贵受到大竹县“惠民扶村”计划的启发,回到家乡发展大葱产业。在过去的三年里,瓯柑桂已经从以前的“工薪阶层”成长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中国东北每亩大葱的平均产量是7000公斤。按照每公斤3.4元的统一收购价格,每亩可为洋葱种植户带来1.1万元以上的净收入。”根据这份“清账”,大竹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加入了“返乡大军”。

能人回家乡 致富有希望

大竹县位于四川省东部深山丘陵区,是一个重要的劳务输出县。2018年,全县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36万余人,实现劳动总收入40亿元左右。“农村孩子出门时不想回来。他们在外面打工挣钱,买房子,然后接管父母”——人力资源的流失已经成为许多农村地区面临的共同发展困境。

能人回家乡 致富有希望

要发展和振兴农村,首先要留住人才。近年来,大竹县以农民工群体为目标,以农民工党组织和知识乡镇协会为平台,以乡愁为纽带,努力将优秀农民工聚集在党组织周围,培育成“领头雁”,通过引进人才,找到了一条促进土地、资金、产业融合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

能人回家乡 致富有希望

“我以前从事化学工业。说到乡村旅游,我不了解市场,也不了解政策。空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让我专注于回国创业的愿望。”大竹县庙坝镇百泉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俞永宽在回国创业之初就谈到了种种顾虑,深受感动。

能人回家乡 致富有希望

自2013年起,在广东工作多年的于永宽回到家乡,花了六年时间将家乡五桂村的700多亩荒地改造成集休闲度假、儿童娱乐和比赛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广东大竹移动党委的牵线搭桥,给了我回国投资创业的信心和信心。”

能人回家乡 致富有希望

广东大竹移动党委成立于2013年9月,是中国内地县在广东成立的第一个移动党委。目前,广东大竹流动党员委员会直接管理着192名流动党员,服务和管理着2000多名流动党员。包括于永宽和唐俊兵在内的六位富人回到家乡创业。创业项目已转让土地3000亩,投资8000万元。

能人回家乡 致富有希望

农民工回国后,不仅要“吸引”,还要“教育”。在大竹县杨桐乡阳光村,前“白领女性高管”唐晓培以“村干部”身份返乡的故事成为当地一个美丽的话题。

能人回家乡 致富有希望

2013年,在广东担任企业高管的唐晓培,放弃了“让人民来帮村”计划指导下的优厚待遇,与丈夫回到杨桐乡,在大竹县成立了向日葵农业专业合作社。

唐晓培凭借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探索了“合作社+贫困户+党支部+产业”的发展模式:“比如葡萄园的种植和管理都由合作社负责,分红通过‘721’利息环节模式支付。合作社、贫困户和村集体分别占70%、20%和10%,降低了贫困户的养殖风险。”村里的39户贫困户全部被吸收进社区,工业扶贫资金被入股,土地被转让参与入股,然后他们被重新雇佣工作。2016年,全村贫困家庭人均收入增加2600元,阳光村成功摘下“贫困帽”。

能人回家乡 致富有希望

唐晓培的贡献得到了全体村民的认可。2016年12月,唐晓培当选为阳光村党支部书记,完成了从“致富带头人”到“发展带头人”的转变。

“把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引导他们自强不息,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凝聚了推动农村振兴的强大力量。”达州CPPCC副主席、达州县委书记何鸿伯说。自2016年以来,大竹县吸纳了558名优秀农民工进入村“两委”,其中91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17人担任村委会主任,一大批“能干的村官”丰富了农村振兴的第一线。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帮助家乡的发展,已经成为“能干的村官”义不容辞的责任。“能干的村官”产生了“裂变效应”,越来越多来自大竹的农民工加入返乡创业、发展家乡、振兴家乡的行列。

能人回家乡 致富有希望

《人民日报》(2019年7月9日,第11版)

标题:能人回家乡 致富有希望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0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