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5字,读完约3分钟

本报记者钱

5月10日,北京全面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全过程电子化改革试点,标志着农业保险业务即将开启网上经营时代。

记者从很多地方的采访中了解到,在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过程中,大量的线下工作和较高的写作错误率一直是一个主要的业务痛点。2007年5月,北京建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北京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为171万户农民提供了1993.1亿元的风险保障和44.3亿元的补偿,农民受益显著。然而,北京农业保险的实践也面临着一些普遍的问题,如保险手续复杂、档案复杂重复、业务操作不规范等。近日,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财产保险司的指导下,北京银监局推动北京保险协会及相关保险公司加强与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积极探索农业保险电子核保试点改革。

北京启动政策性农险 承保电子化改革试点

据了解,农业保险核保电子化试点涵盖核保信息采集、标的检查、义务履行、核保公示、保单签发和保单更正的全过程。保险公司通过电子设备直接收集和输入农民的保险信息和数据,协助应用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对保险标的进行核查,并利用短信链接和验证码履行保险条款解释义务。国家农业保险信息管理平台ca认证、生成和发送与纸质保险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电子保险单。

北京启动政策性农险 承保电子化改革试点

北京保险协会表示,北京农业保险承保全过程电子化改革符合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对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弥补便利服务的不足。如果保险标的没有变化,续保农民只需确认保险信息,不再重复提供保险信息;农民跑得少,只需要反馈一次验证码就可以完成保险,而不必多次在指定地点签字确认;通过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和保险公司官方网站,农民可以随时随地查询、下载和验证电子保单,进一步保护了知情权。二是提高监管水平。电子核保可以将纸质文件转化为电子数据,实现电子数据和数据的批量审核,并引入大数据检测和卫星遥感新技术检测等多种手段,提高监管效率。第三,促进绿色规范的发展。电子核保取消了保单的打印、发放和分发,不再保留身份证、银行账户、合同和租赁合同的复印件,可以有效节约服务资源。同时,电子核保加强了农业保险核保管理和信息系统控制,核保的各个环节都可以追溯和审计,确保农民和保险标的信息完整准确,业务流程合理,违规风险和隐患能够及时全面反映。

北京启动政策性农险 承保电子化改革试点

随着试点工作的启动,5月10日,中国宝信农业保险电子核保服务在北京正式启动。与此同时,农业保险经营者也组织了密集的宣传活动。记者从中国财产保险北京分公司了解到,自5月6日起,中国财产保险北京分公司积极响应北京保险协会的号召,将在10个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郊区县开展为期半个月的“农业保险电子保险流程”宣传活动。在平谷区罗英镇的第一个宣传站,工作人员向农民广泛宣传了农业保险电子保险的优势、意义和承保流程,即“养不起,方便快捷”。接下来,他们还将进入夏颖村、五里庙村、西四峪、北水峪等8个乡镇。

北京启动政策性农险 承保电子化改革试点

北京保险协会表示,北京应首先尝试,探索利用保险技术来弥补农业保险服务的不足,形成可复制、可扩展的经验,为其他地区农村振兴实施农业保险承保电子化服务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北京银监局将引导北京保险业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农业保险承保电子化的基础上,探索实现承保理赔全业务流程电子化,为北京“三农”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险服务。(张乐的这幅画)

标题:北京启动政策性农险 承保电子化改革试点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8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