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1字,读完约2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5日(记者王忠强)“亚洲棉花在巴基斯坦的遗传特征不同于中国的陆地棉。中国棉花种子具有高产、优质、早熟的特点,而巴基斯坦棉花种子具有耐高温、抗旱、耐盐碱和抗曲叶病毒等优良特性。”中国创新竞赛奖获得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品种资源研究室主任杜对记者说,中巴在棉花种质资源收集和鉴定领域合作多年。目前,双方已交流了300多种棉花种质资源。

杜雄明:中巴携手棉花资源合作 推进棉种产业发展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专家学者就棉花种质资源联合研究进行了讨论

众所周知,种质资源是极其珍贵的农业遗产,棉花种质资源是棉花基础和应用研究的物质基础,是培育优质、高产、抗病、抗逆作物新品种的物质基础,对棉花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

杜雄明:中巴携手棉花资源合作 推进棉种产业发展

杜主要从事棉花性状、遗传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遗传,以及棉花种质创新和优良基因资源的发掘。30年来,他在《自然遗传学》等期刊上发表了39篇sci论文,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为棉花“精确育种”提供了优良的遗传资源和理论指导。今年5月,由于杜熊明对棉花种质资源的突出贡献,他获得了中国重要科技人才奖——“国家创新一等奖”。

杜雄明:中巴携手棉花资源合作 推进棉种产业发展

杜教授参观木尔坦棉花研究所种质资源圃

棉花种质资源的收集和鉴定对中央银行具有重要意义。杜说,许多重大病虫害的防治离不开种质资源。例如,他说,叶卷病毒病在巴基斯坦的流行将对当地棉花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在发现亚洲棉具有抗曲叶病毒病基因后,可以通过远缘杂交技术将亚洲棉的抗曲叶病毒基因转入陆地棉,解决了困扰巴基斯坦棉农多年的曲叶病毒病问题,促进了棉花的产量和收获。

杜雄明:中巴携手棉花资源合作 推进棉种产业发展

据了解,中国棉花研究所与巴基斯坦木尔坦棉花研究所、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耐高温、抗旱、抗病虫害、高品质棉花的鉴定和种质创新,并联合发表科研论文。此外,中国棉花研究所还通过产学研合作机制,在巴基斯坦建立了棉花基础研究领域的人才队伍。据统计,实验室共培养了11名巴基斯坦博士生(含5名研究生)、2名博士后和2名访问学者。

杜雄明:中巴携手棉花资源合作 推进棉种产业发展

中国棉花学院致力于在巴基斯坦培养基础棉花领域的人才(右图为一名巴基斯坦学生)

“与巴基斯坦相比,中国种质资源的研究更加全面和系统,已经从表型鉴定走向基因型鉴定。”杜表示,中国棉花研究所将依托成熟的科研体系,进一步深化与巴基斯坦在棉花种质资源和育种领域的合作,努力推动中巴棉花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

标题:杜雄明:中巴携手棉花资源合作 推进棉种产业发展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4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