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34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广州7月15日电:从永庆坊到湿地公园:珠江三角洲探索城市建设“民生新路”

新华社记者王攀,周颖,黄伟和袁林

提到珠江三角洲,很多人都觉得“世界工厂”和机器正在蓬勃发展。然而,目前拥有“硬核”制造业的珠江三角洲,却是这座充满绿色和活力文化的城市的另一面。

从永庆坊到湿地公园: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设的“民生新路”

在永庆坊,“微转型”使广州最完整的骑楼建筑群得以保存,并迎来了生机,粤剧、广材、光绪等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再次在这里闪耀;在罗燕湿地公园,毛州河,深圳,居民们在龙舟比赛,游客们四处走动…

从永庆坊到湿地公园: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设的“民生新路”

一个旧街区见证了旧城的新活力,一湾清水展示了新城的新生态。如今,珠江三角洲正以最积极、最快的步伐,为居民创造触手可及的幸福小康生活。

永庆坊:老街坊在“微转型”中“生活”

永庆坊所在的荔湾区恩宁路曾是广州市危房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下大雨时,它就浸在街上。在空,各种各样的电线就像蜘蛛网,环境真的很糟糕。”附近的居民唐慧英回忆道。

从永庆坊到湿地公园: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设的“民生新路”

这是一次彻底的拆除和重建,还是一次精细的“微观转变”?永庆坊面临一个选择。

“最简单的拆迁和建设。将旧建筑夷为平地,建造一批新的仿古建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但历史的积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广州市荔湾区住建局二级研究员姜伟辉表示,永庆坊为了保留城市的历史风貌,坚持以旧换新的“微装修”理念,在保留原有岭南民居建筑肌理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元素,实现新旧融合。

从永庆坊到湿地公园: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设的“民生新路”

2015年,当地政府引入社会资本对永庆坊进行“微改造”,保持原有的空房型和街巷规模,保持原有建筑轮廓不变,并对建筑进行立面更新和结构加固。

“在改善公共环境的同时,我们还引入了新的形式,如文创和B&B,让安静的历史文化街区能够真正‘活’起来。”姜伟辉说道。

如今,走进永清广场,在青砖房和玻璃窗下,传统的技艺如粤剧曲艺、广材、光绪等。与活字印刷和创意产品融为一体,游客络绎不绝。岭南水乡的文化和市场氛围再次回归。

从永庆坊到湿地公园: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设的“民生新路”

沉重的脸,沉重的衬里。在恩宁路地区改造过程中,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雨污分流、拆除违章建筑、“三线”落地等民生措施也逐一落地。

目前,以永庆坊为例,广州旧住宅区的“微改造”正在试点中全面推进,并在恩宁路、沙面、白云山等更多地区推广。

毛州河:告别黑臭湿地公园,成为“打卡点”

在深圳的夏天,沿着毛州河罗燕湿地公园散步,有白鹭飞过两岸植被茂盛、河水清澈的毗连浅滩湿地。

美丽宜人的环境成就来之不易。

毛州河的干流长41.61公里,流经深圳和东莞。20世纪70、80年代,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流域内的工业企业和居民人口激增,使得入河污染物大大超过水环境容量。

从永庆坊到湿地公园: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设的“民生新路”

毛州河也成为珠江三角洲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据统计,4年前,深圳市茅洲河流域日均污水量超过100万吨,水质劣于ⅴ类

73岁的深圳居民黄耀堂(音译)住在茂州河附近,他说:“这条河比墨水还黑,比油还浓。”住在附近,我很多年都不敢开窗。当你路过河边时,你应该屏住呼吸,快走。”

从永庆坊到湿地公园: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设的“民生新路”

2016年,深圳展开了一场控制水资源、提高水质的硬仗,毛州河成为整治的重点。在过去的四年里,深圳共投入了1200亿元人民币来促进以毛州河为代表的严重污染河流的治理,并促进周围环境的全面改善。

从永庆坊到湿地公园: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设的“民生新路”

茅洲河的治理需要精心的工作。宝安区罗燕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高军表示,街道将河道主管的职责划分为七个部分,并建立了责任制。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责任一目了然。

从永庆坊到湿地公园: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设的“民生新路”

洪,深圳市宝安区红桥头社区党委书记,红桥头片区负责人。他说要建一个污水管网,工作人员必须挨家挨户地解释和做他们的工作。现在,雨水和污水被分流,污水被收集,河水变得更干净了。

从永庆坊到湿地公园: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设的“民生新路”

经过几年的治理,这片又黑又臭的老水成了一个新的风景点,有着美丽的河流和水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居民沿着河边的绿道散步。

根据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的数据,以毛州河为代表的深圳市159个黑臭水体都实现了无黑臭。

城阳湿地:保护本身也是一个高质量的发展

距广州市地标广州塔不到5公里,有一片生态宝地。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占地约1100公顷,到处是树木和鸟类。

海珠湿地的前身是万亩果园。20世纪80年代,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一股“蚕食”果园进行经营开发的强烈冲动,果园面积从近4万亩缩减到1万多亩。

2012年,当地政府探索了“只征用不转让”的土地使用新机制,将10000亩果园的集体土地征用为国有,但没有改变农业用地的性质,并将其作为永久生态用地加以保护。经过8年的持续生态恢复和环境重建,海珠湿地已成为广州的“绿心”。

从永庆坊到湿地公园: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设的“民生新路”

目前,海珠湿地已经重新种植果树数百年,鸟类数量从2012年的72只增加到177只。苍鹭回来了,生物多样性稳步增加。

海珠湿地周围的土地非常珍贵。从短期来看,这是一个“损失”,但广州海珠区的负责人认为,良好的生态是最具包容性的民生福利,保护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从永庆坊到湿地公园: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设的“民生新路”

如今,通过利用好生态环境,将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经济发展要素聚集在一起,海珠湿地周边吸引了一大批新兴产业、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形成了新的发展势头。

从永庆坊到湿地公园: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设的“民生新路”

历史和文化街区的一部分和以前一样古老,一个海湾再现了清澈的绿水,在市中心的湿地有了新的发展...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发展从来不局限于经济,日新月异的舒适生活环境和包容的生态产品凝聚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从永庆坊到湿地公园: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设的“民生新路”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朱颖

标题:从永庆坊到湿地公园:珠三角探索城市建设的“民生新路”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4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