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02字,读完约5分钟

从老海鸥120到今天的尼康D5;从一个17岁的年轻工人,到今年即将退休的商业骨干。郝建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用10多万张照片见证了太原市燃气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这种始终如一的“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使他成为第一个用图像记录太原煤气发展史的人。

一个人的镜头,40年的太原燃气史

在镜头里,有无数的第一

1979年,17岁的郝建军拍摄的第一张照片是太原煤气公司的第一间办公室。用郝建军自己的话来说:“从那以后,我与燃气行业和摄影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79年,我市开始建设太原煤气公司。这一年,郝建军成了一名工人。“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做液化气灌装工人。可以说,太原气就是从这罐液化气发展到今天的。”1982年,太原煤气公司正式成立,结束了太原无煤气的历史。从全市1000多名液化气罐用户到20多万名燃气管道用户,一批批居民告别了浓烟滚滚的大火,迎来了一场方便、清洁的“厨房革命”。在过去的40年里,郝建军经历并参与了太原市煤气的艰苦奋斗的历史进程,用镜头记录了煤气发展过程中的许多“第一胎”:

一个人的镜头,40年的太原燃气史

20世纪80年代初,太铁的退休员工宋士元(音译)首先写了一封信,呼吁太原市用煤气代替煤;1982年,首批1000多名太原市民率先使用煤气;1983年,第一个供气枢纽程家村储配站建成,第一条跨越汾河的输气管道铺设,第一批“双塔”牌燃气灶出厂;1986年,炉峪口和夹乐泉煤矿相继投产,太原煤气首次拥有了自己的原料基地;1991年建成第一个自动调度站,用计算机遥感信号管理全市各区的瓦斯压力;2007年,我市启动了天然气置换工程,首批4000名用户使用了更高效、更安全的天然气。

一个人的镜头,40年的太原燃气史

为了摄影,他掉进了一个超过4米的深沟里

2011年,太原市启动“太原气化”民生工程,提升和优化城市能源消费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的环保目标。

同年8月,中国西北环城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开工建设,实现南北气源互联和一网多源。“西北环高压管道投入使用后,城市高峰供气不足的问题大大缓解,居民投诉的黄色火焰问题很少出现。”

一个人的镜头,40年的太原燃气史

整个工程从北到西、从南沿着环城高速公路,穿过尖草坪区和万柏林区,有一个50公里长的高压管网。首都是沿着太原市的边缘画的。沿途要跨越几条铁路、公路、河流,涉及30多个村庄,勘测、协调、施工,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郝建军回忆道。

一个人的镜头,40年的太原燃气史

在那段时间里,郝建军一有时间就拿起相机,和施工人员不分昼夜地一起来到施工现场,用镜头定格每一个难忘的瞬间。“整整一年半的时间里,可以说工人们不管我走到哪里,他们都照我说的做。”郝建军笑着说道。

一个人的镜头,40年的太原燃气史

其中一张施工照片是郝建军的得意之作:照片中,两名工人正躺在坑里进行焊接,直径80厘米的高压管道占据了整张照片的上方。"这张照片是我从4米深的工地上掉下来后偶然发现的拍摄角度."

一个人的镜头,40年的太原燃气史

“这个留胡子的人不是我的祖父。”

2017年,为全面加强秋冬季空气污染防治,我市对城中村、农村和棚户区进行了清洁供暖改造。作为该项目的重点单位,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承担了6个城区63个村庄和16个棚户区近3万居民的改造和供气工作。

一个人的镜头,40年的太原燃气史

为了让居民过一个干净温暖的冬天,该项目需要在100天内完成。在早期阶段,大量的安排、测量和动员工作落到了商务大厅。“为了尽量减少焊缝,工程材料应根据居民的具体情况定制。每个家庭都需要工作人员上门讨论路线规划,并测量需要多少根煤气管。”

一个人的镜头,40年的太原燃气史

“在此期间,整个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加班到晚上12点。”郝建军回忆道。作为初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他连续近四个月没有回家。“白天,像其他人一样,在你负责的村子里参观、安排和测量;晚上及时回来总结,第二天建设单位可以根据我们的第一手资料进行采购和施工。”

一个人的镜头,40年的太原燃气史

郝建军几乎走访了每一个煤制气的村庄和棚户区。不管项目进展有多紧张,他的照相机一刻也不会离开他的手。“这是我们城市的发展史,也是我们气民自豪而光荣的奋斗史。如果你不是亲眼所见,你不会相信在我们城市的角落里,仍然有居民在这样一个强制的环境中用简单而原始的煤火做饭取暖。”2017年12月,清洁供暖改造工程结束,郝建军终于有时间回家了。“我一进屋,满脸胡子的样子就吓着了我两岁不到的小孙子,他哭着不让我抱他。在过去,他是我祖父最讨厌的人。”郝建军自嘲的笑声多少有点为他的家庭感到羞耻。

一个人的镜头,40年的太原燃气史

郝建用自己的相机为清洁供暖改造项目留下了数千张图片。然而,他仍然认为他的相机漏掉了很多东西:

摄像机可以拍摄几个月的夜间战斗,但不能拍摄同事欠家人的债务;

摄像机可以捕捉到村庄里点火和供气的瞬间,但却无法捕捉到村民家中的温暖;

摄像机可以捕捉到施工现场的紧张和忙碌,却无法捕捉到加油工的骄傲和快乐;

“对我来说,摄影不是时尚,不是风景,而是使命。我做这些都是为了给太原的天然气工业留下一段历史。我希望每个加油工记住我们为这个城市所做的一切;我想让更多的太原人记住煤气人为太原青山绿水所做的一切。”

一个人的镜头,40年的太原燃气史

本报记者张博(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者:于涛

标题:一个人的镜头,40年的太原燃气史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3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