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7字,读完约4分钟

将来自废品堆的数万老照片悉数捐出 李振盛:让更加多人记住这些照片所记录的历史 本报记者 文静 新闻网-中国青年报 2008-07-22 [打印] [关闭] 11年前轰动一时的一桩事——摄影家李振盛从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及附近废品站“捡”回万幅摄影艺术品的“废照片事情”,11年后的2008年7月19日总算尘埃落定。当日,李振盛将这批特别藏品悉数赠予广东美术馆,整批藏品被命名为“李振盛藏中国现代摄影作品”。至此,数万件一度沦落废品堆的艺术品得以成为国家文化机构的专项收藏。

“李振盛:让更加多人记住这些照片所记录的历史”

捐赠当日,看着这些珍藏了11年之久的宝贝被装箱打包成9个大纸箱和一个大木箱,年近七旬的李振盛很欣慰:“11年前,这些照片像沦落街头的可怜的孩子,被我用拖拉机‘捡’了回来,如今‘女儿’坐上‘花轿’去了‘好婆家’,我放心了。”

“李振盛:让更加多人记住这些照片所记录的历史”

事件还得从1997年说起。那年4月26日,李振盛接到一位老摄影家的电话:潘家园旧货市场每逢双休日开市,有大量照片在市场上出售。李振盛想,自己是搞信息摄影教学的,不妨去挑选一点照片用于教学与写作。第二天清晨,他就直奔潘家园。

“李振盛:让更加多人记住这些照片所记录的历史”

李振盛先是在一个摊床上看到上千张照片成堆放着,一水儿的参展、参赛及获奖照片,多个照片背面写着获金奖、银奖或铜奖的字迹,有的还有国际评委的签名,有的贴着送往海外去参加国际影展的标签。李振盛用150元买了228张照片。

“李振盛:让更加多人记住这些照片所记录的历史”

在另一个摊床上,一组10张的“刘少奇同志追悼会”信息照片吸引了李振盛。这组照片摊首要价20元,还白搭给他一张拍摄于朝鲜战争时期的著名信息摄影作品《欢送志愿军归国》。另一位摊主凑上来对李振盛说:“还有更便宜的地方,那里论斤卖,4块钱1公斤。”李振盛十分震惊:“还有论斤卖照片的?搞摄影几十年,第一次听说照片论斤卖!”

“李振盛:让更加多人记住这些照片所记录的历史”

李振盛找到了那个“论斤卖照片”的地方——一个比足球场还大的露天废品收购站。一个中年妇女跟他说:“俺这儿有废照片,要多少有多少!”李振盛跟着女老板来到她租用的地段时,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五六个比麻袋包还要大的圆圆滚滚的大编织袋,横七竖八躺在废品堆里,两个大纸箱里满满装着照片,地上还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照片,另有多个已装好框的照片及底片,混杂在废品与垃圾之中。

“李振盛:让更加多人记住这些照片所记录的历史”

更让李振盛心疼的是,周围一点民工拿着某些女性人体艺术照片,说着一点低俗的话。收破烂老板的孩子们在堆满照片的废品堆上蹦跳,用照片叠成纸飞机抛来抛去,把好端端的照片撕扯成碎片乱抛,还有两个小孩在对着一张获首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的静物摄影作品撒尿……

“李振盛:让更加多人记住这些照片所记录的历史”

“我要尽个体所能,挽救这些艺术品!”李振盛经过讨价还价,最后按1.2元一公斤“包圆”买下了全部照片,共有七大编织袋和一纸箱,总重500多公斤,用农民拖拉机拉回家里。

“李振盛:让更加多人记住这些照片所记录的历史”

整理这些“废照片”的过程,更让李振盛心惊:这些照片,大多是“文革”结束后的一点全国摄影大展和若干国际影展的参赛甚至是获奖作品,包括了如吴印咸、薛子江、石少华、黄翔、吴寅伯、侯波、吕厚民、吕相友、陈长芬、王文澜、李英杰、许志刚、沈延太等摄影家的作品,另外还有多个外国摄影家寄送来我国参展参赛的精美之作。

“李振盛:让更加多人记住这些照片所记录的历史”

从废品站“捡回”万幅摄影艺术品,这成为当年轰动国内外的“废照片事情”。

此后这11年,不断有公司找到李振盛洽谈有关这些照片的合作事宜,还有多个拍卖企业劝李振盛把照片拍卖掉。但李振盛说,他想完善地留存这批艺术品。今年7月,他最终选择了广东美术馆作为这些艺术品的“婆家”。“这些照片来源于社会,最终要回到社会,让更加多的人看到并记住这些照片所记录的历史。”

“李振盛:让更加多人记住这些照片所记录的历史”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说,李振盛捐赠的这批相片,对于研究1980年代以来席卷全国的美学热、摄影展览制度以及自1920年代以来中国本土摄影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评估,有着无可代替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广东美术馆将组建一支专业团队对这批作品进行编目、分类以及展开相应的研究和展览计划。2009年5月,观众将首度观摩这批藏品的风貌。

标题:“李振盛:让更加多人记住这些照片所记录的历史”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2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