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12字,读完约2分钟

设立“中国母亲节”的文化狭隘 2007-05-15 翟墨

刚刚过去的周日是母亲节。母亲节是“洋节”,既然是“洋节”,就一定会有人抵制,而抵制的法子一般就是“设立中国人自己的××节”。这不,5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表示,他已与45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吁请设置“中华母亲节”,日期定在孟母的生日(农历四月二日)——用孟母来取代“洋妈妈”。(濮阳信息港5月12日)

“设立“中国母亲节”的文化狭隘”

为何要以孟母的生日作为母亲节?委员们说“孟母教子懿范千秋”。这显然是要给全中华母亲立一个榜样了——做母亲就要做孟母那样的母亲!总是有人不失时机给人们的心情添堵,非要把节日搞得很沉重。是不是每年一到农历四月初二前后,母亲们都纷纷召开孟母纪念会,方遂诸公之愿?

“设立“中国母亲节”的文化狭隘”

母亲节并非是一个纪念性节日。也许它确实缘于纪念某一位母亲而产生,但我想,全世界亿万过“母亲节”的人,没几个体知道或者记住她姓甚名谁——但她不重要,重要的是各个人记住自己的母亲。中国人固然有一点人崇洋媚外,但崇洋媚外到“洋妈妈”什么的,还不至于吧?

“设立“中国母亲节”的文化狭隘”

将人类分成“洋人”与“中华民族”两大类,其荒谬不值一哂。母亲节据说起源于美国(因一位很普通的母亲而起,没见美国人对此有异议,非要找一个名人来取代她),如今已风行于全世界,世界上有2000多家民族,似乎只有“中华民族”抵制母亲节吧?人固有民族、国家之分,而其为“人”则一,最基本的“人性”则一。西方有民族呼母亲为mom,汉民族呼母亲为妈妈,这不是巧合,乃人性也。为什么非要给“母亲”分国界、分民族,甚至还上升到“文化”的高度—46位全国政协委员在吁请书中说:“不同文化的母亲节形象代表都有不同的文化个性”、要“维护中华文化主体性”,把出之于人性、出之于天然、出于之血缘的母子之情做到“文化”这个份上,甚至把“母亲节”当成“维护”什么主体的工具,让人惘然。

“设立“中国母亲节”的文化狭隘”

不妨请诸委员回答,如果没有一个“洋母亲节”并传到中国来,诸公还会想起要设置一个“中华母亲节”吗?

标题:“设立“中国母亲节”的文化狭隘”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24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