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11字,读完约6分钟

李开复:为中国革新人才造一个梦工场 新闻网-中国青年报 2009-10-09 [打印] [关闭]

创新工场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博士 创新工场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博士在中关村高端领导创新人才称号授予仪式上 9月25日,创新工场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博士在北京被授予“中关村高端领导创新人才”称号。 淘气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微软亚洲研究院、谷歌中国创始人,如今李开复再次华丽高调——中关村内的 进入中关村 回顾过去,苹果公司的6年、微软的5年、谷歌的4年、李开复的履历在全球it界闪耀,他也总是在最合适的时间进入领先技术潮流的最前沿。 这一切都没有让李先生恢复。 “自己的职业生涯还有十年,做什么最有意义? ” 在世界顶级企业的历史上,他一直难忘,也曾向自己心中发送过许多关于产品的奇怪想法,但最后在现实的巨大工作量面前,只能被淹没。 国内有很多像他一样有各种想法,想创业的年轻人,但最终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轻易实现梦想。 能否将所有聪明人关于科技的奇思妙想集中在一个箱子里,让它们碰撞,擦出火花,最终经过经验丰富的领导人的指导,形成独立的团队进行运营? 这个箱子,会变成《哈利·波特的魔法书》,产生“改变世界上某些小事”的魔力吗? 今年6月,疗养期间,48岁的李开复再次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 “要不要将风险投资和帮助中国的年轻人结合起来,构建青年创业平台? ”。 最终,他决定离开谷歌,马上创业。 他想和中国青年一起,创造新的技术奇迹,做用自己的主动性支配整体的工作。 这个选择满足了李开复的两个愿望:一是和他喜欢的年轻人一起,通过筛选、培养将经验传授给创业者,继续实现青年领袖的理想;二是将他喜欢的技术创新和管理结合在一起,投资企业天使, 更大的背景是,从去年开始,中央人才协调组、北京市相继制定了《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北京海外人才凝聚工程》等,突破关键技术,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兴学科的战术科学家和 举办了“中关村高端领导人才凝聚工程”。 管委会定义该计划,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是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科技快速发展规划中明确的相关行业,从事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掌握尖端技术或拥有重大发明专利,获得国内外重要科研奖项, 或在国内外知名科技公司担任重大项目负责人,在行业内知名度和影响较大,有成功创业经验的高端人才。 9月25日,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在颁发称号仪式现场激情爆棚:“李开复博士荣誉授予将更好地帮助园区国际化的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在建设中关村创新型国家和首都创新型城市中发挥龙头作用,建设中关村。 创业新模式热 20世纪90年代,麻省理工博士张朝阳看到“硅谷”式创业成功,联系isi企业,希望成为中国在线( china online ) 随后,张朝阳被三位投资者纷纷吸引,1998年2月,正式发布了全中文首个网上各搜索引擎搜狐( s0hu ),并成功在纳斯达克( nasdaq )上市。 这种“一个故事改变投资”的不可思议,被誉为“天使投资”的典型代表。 鼓励了很多想自己创业的人,很多人梦想着这样的好事降临到自己头上。 但是,十年后,许多风险投资公司仍然喜欢投资规模较大的小公司,对于当时有张朝阳这样商业理念的企业家来说,很难找到投资者。 “革新工厂”横空出生。 预计在今后5年中,将投入8亿元帮助青年创业。 这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与以前帮助创业者对接风投资金的平台不同,“创新工厂”不是国外单纯的天使投资形式,李开复形容这是“天使投资+创新产品”的组合。 在创业的早期阶段,他全面参与,以自己的眼光选择和判断项目,培养项目成长,使用“教练和媒人”的方法,继续融资,让创业团队尽快成型,在市场上迅速成功。 “企业整体运营理念为(天使投资+创新)×规模化”李开复指出,其运营模式大致为:招聘优秀的创业者和工程师,在其指导下,建立具有市场价值和商业潜力的项目,进行研发和市场运营。 项目成熟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剥离母体将成为独立的子企业,直到最后上市或被收购。 “创新工厂”直接雇佣110名员工,除财务、人力资源等职位外,约100人正在为培养“运营高科技企业的精英”做准备。 每年,企业员工都会以“头脑风暴”的形式,选出20个值得尝试的创业创意,从中选出10个有潜力的创意来促进开发项目,最后筛选5家企业。 新企业成立后,将脱离“创新工厂”,李开复将继续支持风险投资拉动,“创新工厂”也将继续招聘员工空弥补不足。 对“创新工厂”申请人的要求必须有扎实的专业背景。 申请天使投资的过程不多,和找工作类似,给“创新工厂”的电子邮件发简历就行了。 在简历上注明自己的学术背景和项目经验。 “创新工厂”还提供丰富的备份,为培养的公司提供法律、财务、机房、共享的软件平台和模块、搜索引擎平台优化等服务。 最重要的是,工厂招募最好的工程师,与互补的团队合作,提高成功的概率,加快产品的开发。 李开复和团队指导、培养他们,除了自己担任创业教练外,投资者(柳传志、俞敏洪、郭台铭、陈士骏)也抽空指导企业精英团队。 “创新工厂”股东之一、福克斯集团董事长郭台铭表示,“创新工厂”本身不是工厂,而是人才储备。 刘宇环创立的美中经济合作集团是“创新工厂”的拉动投资者。 刘宇环对李开复“创新工厂”模式的评价是“符合中国当前特色的孵化器”。 他说,国内一点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主要是缺乏资源、专业支持和经验,“创新工厂”的经营模式,基本上处理了这些问题。 但是,李开复似乎想得更远。 他认为,“创新工厂”即使不能轻易孵化世界级企业,也可以在中国留下巨大的创业人才财产。 “我最大的目标是培养至少拥有一个国际企业品牌的企业。 如果不能实现这个目标,我如果能培养500到1000名运营高科技企业的精英,可以说是一个成果。 ”。 (朱娟娟)

标题:“李开复:为中国革新人才造一个梦工场”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24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