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34字,读完约11分钟

西南大旱炙烤中国式慈善 本报记者 赵涵漠 新闻网-中国青年报 -04-14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两年前的汶川地震使中国的公益和慈善事业得到了一次全面洗礼。本版曾刊发报道《谁来执掌760亿元地震捐赠》。如今,面对西南大旱,“5·12”经验能够提供何种参照?在中国的慈善的体系里,再次问一句:谁来执掌旱灾捐赠、公众捐赠怎么得到最比较有效的采用?这,或许并不是一个杞人忧天的问题。

并非西南农田的所有村庄都陷入绝望。 至少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拉拉市乡海东村不是这样。 4月13日,是水库开闸放水的第四天,如果灌溉情况符合预期,村民们很快就可以种苞了。 在这百年一遇的大旱中,能正常春耕当然不仅仅是幸运。 “今年将是干旱的一年。 ”。 去年9月,晓刚看到拉市地区的水库,就已经做出了这样的预测。 他是云南省当地非政府组织( NGO )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宣传中心的主任。 当时水库蓄水量是往年的一半,这个草根ngo的负责人向自己组建的拉拉市乡东灌渠用水户协会建议“抛弃小春,守护大春”。 2600多名当地村民是该水户协会的会员,用水计划必须得到集体同意。 他们决定听从晓刚的建议。 “去年下半年加了4瓶水,最后应该只加了1瓶水”,同时放弃了消耗水的小麦的栽培,全力灌溉冬眠且需水量少的果树。 半年前的预测现在感谢海东村的村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今年也许可以种辣椒、苹果和冬桃”。 于晓刚因“独创的流域管理计划”获得了被誉为“绿色诺奖”的戈曼环境奖。 美国领奖台上说:“最重要的无名英雄,为保护祖国环境而奋斗。” 但是,当该村渡过大旱的民间环保领导人返回中国时,却发现难以申请具有政府背景的公募基金的资金支持。 由于草根ngo的高度活跃,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2008年,曾经被认为是“中国ngo元年”。 但是,即使过了“元年”,也有不少不自然的地方。 公募基金主导的慈善资源分配不合理,是我国慈善活动的不自然现状之一。 追问是指“我们也不想喝洋乳,但是不能喝母乳” 特殊的“中国式慈善”。 在中国,面向公共筹资的公募基金不多。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第二是中华慈善总会,第三是成立于各部委的基金会,如中国青少年快速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 “他们的共同优势是拥有政府背景。 ”。 南都公益慈善基金秘书长徐永光说。 这样的背景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些“中国慈善界的大人物”决定将捐款交给位于末端的“小草根”。 每年都有巨额捐款在“大人物”那里募集,之后,除了一点点拥有自己项目的财团外,剩下的公募机构将大部分捐款交给政府。 这样的选择可能没有道理,但政府公务员进行这个民间公益组织的活动也并非没有好处,至少“不需要支付人工费,执行项目的能力也很强”。 甚至在此前清华大学进行的调查中,60.8%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在救援时应该统一聘用社会捐赠资金,只有9.7%的人认为不应该这样做,29.1%的人认为不怎么样。 对这项公益和慈善的认识似乎成为了“政府协调捐款”的最佳脚注。 汶川地震后,四川省红十字基金半个多月来共捐款20亿元以上,而该地方基金当时只有17名员工。 这笔巨大的捐款变成了“挂在头上的堰塞湖”。 最终,如何花钱,就是“当然只有政府花”。 “全世界只有中国政府从民间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情况完全相反。 ”。 徐永光感叹。 在许多公益慈善界的专家看来,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除此之外,草根ngo由于没有募捐的权利,很难得到公募基金会的支持,必须向海外基金会寻求支援。 “我们也不想喝洋乳,但是不能喝母乳啊”这将成为普遍的叹息。 但是,实际上,无论是两年前的地震还是现在的西南大旱,至少在巨大灾害面前,草根ngo和民间组织都通过“更专业的服务”表现出了特点。 此前,有媒体指出,温家宝总理3月19日视察干旱地区后,“救援活动增多”。 实际上,大众流域、润土互助员工等云南本地草根ngo在政府和舆论强烈关注之前就开始了预防和救助活动。 在体制内公开招募基金会工作的徐永光说:“草根组织长期在基层活动,对灾害非常敏感。 相比之下,大机构的反应滞后太多了。 ”。 帮助村民规划水源已经不再是大众流域唯一关注的焦点。 由于云南省特殊的自然条件,原本专攻流域管理的于晓刚将目光投向了“防灾减灾”。 村民听说丽江发生了地震,他和自己的团队就帮助村子里建造了“抗震房屋”。 于晓刚说,虽然那不是高端技术,但“相当实用”。 “用三角铁和钉子加固可以大大减少地震发生时的死伤者”。 这是他们一贯的防灾理念,“我们没有钱,也不忙于送水,但只要花一份钱,就可以防止十份灾害损失”。 显然,从海东村在大旱中的表现来看,这种低价的“草根方法”已经发挥了效力。 尽管“价格不高”,也需要资金支持。 和汶川地震前一样,大众流域现在也以海外基金会为第一资源。 据慈善界的老手说“中国还缺乏培育公益组织的土壤”。 根据1995年来自美国的研究报告,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创造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劳动岗位。 来自中国民政部的报告显示,2008年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只占服务领域的0.3%。 当然,汶川地震后,草根ngo的生存状况发生了一些变化。 “512”过后一个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从收到的13亿元捐款中取出2000万元,面向全国民间公益组织和专业公益服务机构进行公开招标。 红基会秘书长王汝鹏公开表示:“这2000万的招标,社会影响超过13亿。” 财政“收编”的慈善 为2000万元,仅占当年捐款总额的三万分之一。 那么,面向大众募集的震灾捐款的大部分到底流向了哪里呢? 徐永光采用了一些“隐形”来表示民间捐款的去向。 例如,民间公益组织看不到捐款。 地震后,来自民间的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非政府组织数不胜数,但据徐永光估计,760亿元的捐款“在草根组织中不到1%”。 例如,捐助者看不到捐款。 可以想象捐助者将“井喷”般热情的捐款放入大海,但我知道在大海,但不知道具体位置。 如果“认真的人”想要追究的话,也许会得到“放心,经过严格的审计,捐款绝对会用于地震地区”的回答。 例如,在震区政府看不到捐款。 中央要求对口援建的省份拿出了当地财政收入的1%,据中国青年报记者从专项调查报告中获悉的消息,这部分资金中“来自社会的捐款占一半以上,来自政府财政的捐款不到一半”。 例如,灾区人民看不到捐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发生自然灾害或者境外捐赠人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可以接受捐赠,依照本法有关规定管理捐赠财产”。 汶川地震后,政府直接捐赠了全部捐款的一半以上。 两大慈善机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中华慈善总会——收到了三分之一的捐款。 这三分之一的大部分最终也流向政府,“大部分由政府执行”“按照捐助者的意愿录用”。 我现在面临着另一场大灾难。 截至4月8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为西南大旱设立的筹款项目“春雨行动”达到3730.5万元。 截至4月12日,中国扶贫基金因西南大旱收到的捐赠物资和资金总额超过2200万元。 与汶川地震时相比,现在的捐款似乎没有两年前那样的“井喷式的热情”。 在慈善界的人看来,这很正常,“一个社会并不是永远处于高潮”,同时大旱的悲剧情绪被认为是地震带来的“完全不同”。 比较多方旱灾捐赠,关注其流向和招聘情况,即“谁负责西南旱灾捐赠”,可能不是杞人忧天。 徐永光直接指出:“现在很多民间捐款弥补了公共财政的不足。” 这个希望工程的创始人,曾经有人生气地从地质学上问他。 “农村教育的投资明明是政府应该做的事,但是最后我们怎么出钱呢?” 政府项目、慈善支付的现象目前在中国屡见不鲜。 今年2月,“陕西省府谷县的一些公司家捐赠了公益事业12亿元”的消息可能成为这一评价的佐证。 在被该媒体形容为“感人肺腑的捐赠仪式”的基础上,57位府谷当地民营煤炭公司的房子及其所属77家煤矿,现场捐赠了12亿多元支持政府的教育、卫生事业。 府谷县煤炭协会会长、兴茂煤业集团企业总经理党忠表示:“这些捐赠都是无偿捐赠,由县政府财政集中管理,用于兴办教育卫生事业。” 这个动向在信息中被描述为“写新的传说”,但是徐永光不能理解,他说:“现在正是将慈善资源变为政府的第二税源,是越权的。 政府必须依法收税,公司必须依法纳税,没有义务捐赠第二笔款项。 如果想捐钱,就应该捐给真正的慈善机构” 12”留给中国的慈善最大的遗产 在很多专家看来,中国慈善的绝症很严重,但是很多良性的变化在民间悄然萌发。 一位网友在天涯论坛上发消息说:“如果你真的想帮助西南人民抗旱,请不要再捐水了。 ”。 这位大二学生相信:“政府认真监督本职工作,发挥舆论作用,是对西南人民最好的帮助。”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王行最相信:“只要有透明度,就可以开始谈论公众的说服力。” 此外,社会上所有慈善机构对公众说服力的怀疑之声,让他和其他中国慈善界领袖很高兴。 毕竟,这意味着“大地震后,公共反省了捐赠者的权利”。 王行最强调慈善界不应排斥或无视的呼声。 “没有捐款的公众也有监督捐款流向的权利。 这个声音是社会的进步,”他说。现在,这位秘书长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了因西南大旱而接受中国扶贫基金捐款的民众名单。 “毕竟,对社会更有意义的不是收到了多少钱,而是做了多少事”。 徐永光很高兴在汶川地震后,更多的基金会开始重视透明度。 这是因为“公共意识对慈善体制的构成受到更有效的监督”。 过去,几乎“垄断”了慈善界的几个“领袖”基金,大多数情况下只公布“收入”,不公布“支出”。 此次,与西南大旱捐款相比,中国红基会在自己的网站上分期公布了2000万元以上捐款的录用方向,特别注明“受赠人在领取时必须严格履行登记、签字手续”,“网上公示并反馈捐赠人” “公众对捐赠者权利的反思,是‘512’留给中国的慈善最大的遗产。 ”徐永光说。 就目前而言,59岁的于晓刚还没有从公募基金会看到希望。 他说“正在忙于制定明年的防灾计划”,不能在采访记者时花太多时间。 帮助数千名农民与干旱作斗争的“无名英雄”,拉市乡目前至少有3名水户协会打开水闸放水,严重的干旱没有对正常生活造成破坏性影响,忙于春耕的人们“平静” 因为这里不会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他马上嘲笑说:“我们的想法就在这片土地上,永远赶不上现实的感动中国。” / h// h// h /

标题:“西南大旱炙烤中国式慈善”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2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