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223字,读完约13分钟

人物档案

吴莹,中央电视台社会和法国频道特别节目《社区英雄》总导演、制片人,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

对话背景

前几天,“社区英雄”的第二季开始了。 该节目是国内首个以志愿者支持为主题的大型社区公益节目,目的是支持全国各地提供社区服务的公益项目,项目发起人作为“社区英雄”受到挑战。 节目每期选出两名“社区英雄”,由他们讲述故事、表达愿望、竞争。 优胜项目在公益基金的支持下,将用于社区公益项目的实施。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日前,中国青年报记者对吴莹进行了采访。

中国青年报:《社区英雄》这个节目想向社会展示什么?

吴莹:“社区英雄”的参与者将经历两层的挑战。 在社区一级,参加者必须凭借个人力量动员1000人参加千人舞蹈。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公益项目本身都要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接受评价。 在工作室录制中,他们面对资深公益人和公益基金出资人代表的提问和评价,接受了200名青年志愿者的现场投票评价,优胜者得到25万元英雄奖助金的支持,未夺冠者也可以得到5万元公益金继续完善他们的公益项目。 该节目向越来越多的人展示了基础公益事业的快速发展现状和诉求,试图通过发放公益奖金直接协助公益项目。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第二季的节目通过“社区英雄”的人物选择来实践“小切口、小人物、好故事、真的很感动”。 这些人物都是有个性、有经验、有波澜的社会各阶层人物,他们是在一线扎扎实实做公益的人,有经验,有故事。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中国青年报:如何评价项目是否优秀?

吴莹:首先,这一公益项目在当地是否紧迫,能否代表当地人民,是最现实、最紧迫的诉求。 其次,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布局,是否有一定的普遍诉求。 最后,还取决于项目是否对公共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还将适当考虑节目的演出效果。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中国青年报:在与公益人的接触中,有印象深刻的个人或事例吗?

吴莹:“社区英雄”选择的公益项目有几类。

一是比较以前流传下来的公益项目。 例如,一季度有一位名叫梁太武的社区英雄,他在乡村小学服务了35年,现在担任内蒙古通辽地区二道洼学前教育点的校长兼老师。 为了不让留守村的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他带领学校的两位教师一边自力更生改善校园的学习生活环境,一边积极寻求各界的资助。 他做公益是让当地的孩子冬天喝热水,为他们添置电脑和照相机,让他们可以和远方的父母说话。 以前流传的公益项目,如昆明蒙特贝自闭症康复中心、南宁安琪之家、免费午餐、爱心衣柜等,可以直接帮助受援者。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另一个是志愿者活动。 例如一季度来自广州番禺的“稻草人”项目、来自武汉的“洋雷锋志愿者队”等。 广东佛山的邓赞朋和他的公益项目也令人印象深刻,“半路出家,重启梦想”,是他及其团队一直在做的事件,致力于帮助失足青少年。 他带领“缓刑犯”和稍有失足的青少年进入社区感知社区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感受残疾人等自立自强的精神,总结出“志愿者行为治疗法”的合作模式。 许多青少年在他们的帮助下找到了固定的工作,重新融入社会。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第三个是影响未来生活的创新项目,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中国做了十年公益的德国人迈克尔。 迈克尔和他的团队在中国偏远地区开设幼儿学前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开发儿童早期智能。 广州“社区英雄”杨静山开展的垃圾分类项目,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志愿者杨彦萍的“法律援助1+1”项目等,都着眼于未来的生活,抓住当前的诉求积极推进。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中国青年报:目前公益者面临的首要困难有哪些?

吴莹: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参与者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 从生存环境来说,深圳、广东、上海等地,由于经济比较发达,公益事业起步较早,当地项目比较成熟,更具创新性,与生活的紧密度更高。 但是,在贫困地区,除了资金不足外,当地人对公益的了解度也很低,有些地方甚至没有出现公益的萌芽。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例如,今年节目的录制地在新疆的阿合奇县。 当地人对公益事业非常陌生,甚至公益登记机构也很难找。 参加节目的是一位叫海丽曼的扶贫干部。 她发现当地旱季蓄水很困难。 这是因为建造更多的水坑,很难处理当地人的水。 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要推进公益项目,必须先注册。 但是,在当地,在哪里注册是个大课题。 之后,节目组反复讨论,认为应该推进这个项目,以此为契机在当地种植公益的种子。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基础公益面临的困难还包括获得社会认同的方法和宣传方法。 另外,我觉得基层公益事业需要专业指导,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方向。 另外,资金不足是许多公益项目面临的问题。 我们希望成为基础公益项目的推动者,使各方面的资源实现交流,共同促进公益项目的快速发展。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中国青年报:在节目现场,一位与会者表示:“公益必须让大家参与,不能让志愿者一直撒钱。 最后,志愿者成了弱势群体。”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吴莹:这是四川雅安的“社区英雄”刘宝宗在录音现场阐述的见解。 我理解他想表达。 公益活动应该由全民参加,不能只靠几个社区的英雄和发起人。 公益者拿出所有的钱,最后自己必须施舍于人,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也违背了公益的初衷。 公益事业必须继续下去,必须实现良性循环。 另一位“社区英雄”和西梅提出,希望自己的团队更有力量,不仅能真正消化他人提供的基金,还能很好地实现再生功能,长时间快速发展公益事业。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中国青年报:节目现场向优胜者发放公益金。 如何实现对这笔资金的监管?

吴莹:社会资金流向公益项目后,必然需要相应的监管机制跟进。 例如,事先我们由“社区英雄”和公益金出资人双方签订资助协议,公益金出资人将严格评价项目本身的可行性、规范性。 双方还约定后续公益金采用的披露形式。 出资方也委托权威监管方实现监管。 无论如何,公益资金的采用都是重大事件,必须实现严格的监管。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中国青年报:你认为公益者和善意者的区别在哪里?

吴莹:在节目制作中,好心人的特质是乐于助人。 我们选择的公益人基于“好心人”致力于某个项目的运营,让更多的人参与,从而迅速发展公益事业,影响公共生活。 更加强调专业公益者参与社会建设,即“做好事”,并改变他人的命运、精神面貌、生活习惯,使社会气氛逐渐变好。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中国青年报:据你介绍,目前基础公益事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吗?

吴莹:在记录公益事业近年来的变化中,确实不断听到基层公益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人才不足的情况。 许多资深公益人士也告诉我们,要吸引人才必须首先提供良好的快速发展方向和生存环境。 在切身利益得到保证、尊重和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自然会留在这个行业。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人物档案

吴莹,中央电视台社会和法国频道特别节目《社区英雄》总导演、制片人,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

对话背景

前几天,“社区英雄”的第二季开始了。 该节目是国内首个以志愿者支持为主题的大型社区公益节目,目的是支持全国各地提供社区服务的公益项目,项目发起人作为“社区英雄”受到挑战。 节目每期选出两名“社区英雄”,由他们讲述故事、表达愿望、竞争。 优胜项目在公益基金的支持下,将用于社区公益项目的实施。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日前,中国青年报记者对吴莹进行了采访。

中国青年报:《社区英雄》这个节目想向社会展示什么?

吴莹:“社区英雄”的参与者将经历两层的挑战。 在社区一级,参加者必须凭借个人力量动员1000人参加千人舞蹈。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公益项目本身都要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接受评价。 在工作室录制中,他们面对资深公益人和公益基金出资人代表的提问和评价,接受了200名青年志愿者的现场投票评价,优胜者得到25万元英雄奖助金的支持,未夺冠者也可以得到5万元公益金继续完善他们的公益项目。 该节目向越来越多的人展示了基础公益事业的快速发展现状和诉求,试图通过发放公益奖金直接协助公益项目。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第二季的节目通过“社区英雄”的人物选择来实践“小切口、小人物、好故事、真的很感动”。 这些人物都是有个性、有经验、有波澜的社会各阶层人物,他们是在一线扎扎实实做公益的人,有经验,有故事。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中国青年报:如何评价项目是否优秀?

吴莹:首先,这一公益项目在当地是否紧迫,能否代表当地人民,是最现实、最紧迫的诉求。 其次,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布局,是否有一定的普遍诉求。 最后,还取决于项目是否对公共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还将适当考虑节目的演出效果。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中国青年报:在与公益人的接触中,有印象深刻的个人或事例吗?

吴莹:“社区英雄”选择的公益项目有几类。

一是比较以前流传下来的公益项目。 例如,一季度有一位名叫梁太武的社区英雄,他在乡村小学服务了35年,现在担任内蒙古通辽地区二道洼学前教育点的校长兼老师。 为了不让留守村的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他带领学校的两位教师一边自力更生改善校园的学习生活环境,一边积极寻求各界的资助。 他做公益是让当地的孩子冬天喝热水,为他们添置电脑和照相机,让他们可以和远方的父母说话。 以前流传的公益项目,如昆明蒙特贝自闭症康复中心、南宁安琪之家、免费午餐、爱心衣柜等,可以直接帮助受援者。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另一个是志愿者活动。 例如一季度来自广州番禺的“稻草人”项目、来自武汉的“洋雷锋志愿者队”等。 广东佛山的邓赞朋和他的公益项目也令人印象深刻,“半路出家,重启梦想”,是他及其团队一直在做的事件,致力于帮助失足青少年。 他带领“缓刑犯”和稍有失足的青少年进入社区感知社区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感受残疾人等自立自强的精神,总结出“志愿者行为治疗法”的合作模式。 许多青少年在他们的帮助下找到了固定的工作,重新融入社会。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第三个是影响未来生活的创新项目,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中国做了十年公益的德国人迈克尔。 迈克尔和他的团队在中国偏远地区开设幼儿学前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开发儿童早期智能。 广州“社区英雄”杨静山开展的垃圾分类项目,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志愿者杨彦萍的“法律援助1+1”项目等,都着眼于未来的生活,抓住当前的诉求积极推进。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中国青年报:目前公益者面临的首要困难有哪些?

吴莹: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参与者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 从生存环境来说,深圳、广东、上海等地,由于经济比较发达,公益事业起步较早,当地项目比较成熟,更具创新性,与生活的紧密度更高。 但是,在贫困地区,除了资金不足外,当地人对公益的了解度也很低,有些地方甚至没有出现公益的萌芽。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例如,今年节目的录制地在新疆的阿合奇县。 当地人对公益事业非常陌生,甚至公益登记机构也很难找。 参加节目的是一位叫海丽曼的扶贫干部。 她发现当地旱季蓄水很困难。 这是因为建造更多的水坑,很难处理当地人的水。 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要推进公益项目,必须先注册。 但是,在当地,在哪里注册是个大课题。 之后,节目组反复讨论,认为应该推进这个项目,以此为契机在当地种植公益的种子。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基础公益面临的困难还包括获得社会认同的方法和宣传方法。 另外,我觉得基层公益事业需要专业指导,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方向。 另外,资金不足是许多公益项目面临的问题。 我们希望成为基础公益项目的推动者,使各方面的资源实现交流,共同促进公益项目的快速发展。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中国青年报:在节目现场,一位与会者表示:“公益必须让大家参与,不能让志愿者一直撒钱。 最后,志愿者成了弱势群体。”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吴莹:这是四川雅安的“社区英雄”刘宝宗在录音现场阐述的见解。 我理解他想表达。 公益活动应该由全民参加,不能只靠几个社区的英雄和发起人。 公益者拿出所有的钱,最后自己必须施舍于人,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也违背了公益的初衷。 公益事业必须继续下去,必须实现良性循环。 另一位“社区英雄”和西梅提出,希望自己的团队更有力量,不仅能真正消化他人提供的基金,还能很好地实现再生功能,长时间快速发展公益事业。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中国青年报:节目现场向优胜者发放公益金。 如何实现对这笔资金的监管?

吴莹:社会资金流向公益项目后,必然需要相应的监管机制跟进。 例如,事先我们由“社区英雄”和公益金出资人双方签订资助协议,公益金出资人将严格评价项目本身的可行性、规范性。 双方还约定后续公益金采用的披露形式。 出资方也委托权威监管方实现监管。 无论如何,公益资金的采用都是重大事件,必须实现严格的监管。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中国青年报:你认为公益者和善意者的区别在哪里?

吴莹:在节目制作中,好心人的特质是乐于助人。 我们选择的公益人基于“好心人”致力于某个项目的运营,让更多的人参与,从而迅速发展公益事业,影响公共生活。 更加强调专业公益者参与社会建设,即“做好事”,并改变他人的命运、精神面貌、生活习惯,使社会气氛逐渐变好。

“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中国青年报:据你介绍,目前基础公益事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吗?

吴莹:在记录公益事业近年来的变化中,确实不断听到基层公益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人才不足的情况。 许多资深公益人士也告诉我们,要吸引人才必须首先提供良好的快速发展方向和生存环境。 在切身利益得到保证、尊重和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自然会留在这个行业。

标题:“吴卉:寻找人们心目中的“社区英雄””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24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