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61字,读完约10分钟

年末,中国青年报社策划向广大网民发起新年问候活动,并收到许多答复。 这些回答读了之后很感动。 汇集了众多青年网民心血、智慧、热情的创新格式“众筹贺词”为《新时期,我的舞台我的国家》,刊登在年1月2日《中国青年报》一版的显著位置。 一出版,就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引起强烈反响。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信息背后的故事也很棒。 为了满足广大网友,特别是青年朋友的诉求,我们特别请本报前来参加这项工作的青年记者中的两位——李球和李想,讲述他们的心情和祝词背后的故事。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问:谁想到以“强国体”的形式写新年贺词的?

李珉宇过去每年的新年贺词都是本报总张坤写的。 但是,在今年的会议上,张总提出他连续几年写的东西,已经没有新意了。 希望报社的青年拿出新的东西,大家一起玩。 会后,我想和唐轶李和几个同事喝茶聊天,我想我们不能形成“凡客体”那样的句式。 报社最近通过开展“强国一代”活动贯彻了党的19种精神,所以我们想到了“强国体”,就像游戏一样,向网民们致以新年的问候。 当时觉得有新意,但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玩”。 其实心里没有底。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李:我们设定了语境。 例如,去年8月,在九寨沟地震中,地震地区的很多房子都倒塌了,但在北京的我们却没能体会到开展什么样的搜索救助事业的人有多辛苦。 通过这个语境,我突然想到“你看……你可能不知道……我……”一句话表达每个青年自己的喜怒哀乐,“强国体”的框架就形成了。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问:发出邀请函后,收到的回复多吗?

李球:“强国体”拴龙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玩的,能在心里说话吗? 但是,发出后,几个小时内收到了数百条信息。 我们队自己写了一点,然后想带大家玩,但后来发现完全没有必要,青年就开始自己玩了。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李思:我们收到数万字的“强国体”信息,并筛选出许多不同类型,列入新年贺词。

问:除了已经发表的信息之外,还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信息吗?

李先生:去年12月31日,我找了一家咖啡馆。 为了让自己处于状态,我选择了“我爱你中国”听,一边听一边看了大家写的“强国体”的祝词。 有老师的消息。 从文案中可以看出,他可能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城市教师,而是在边远山区给打工的孩子们上课的教师。 他希望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发光。 有些是青年工人、医生和维和士兵寄来的。 我一边看着一边默默地流泪着。 很多人期待着下一年更好。 他们不仅认为自己更好,而且用自己的行动宣布这个国家也更好。 正因为有这么多青春的面孔在努力,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好。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李思:邀请函发出后,医生、警察、教师纷纷留言。 一位工人评论说:“你看到的丫鬟实际上是我们日夜用流水线自己做的。” 另一位自由摄影师说,经常去山里免费拍很多贫困家庭的照片。 发布信息的有从事特殊职业的工作人员,也有从事普通职业的青年,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我感到非常高兴。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问:你们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信息与你们过去的采访经历有关吗?

李:有,但没什么关系。 这一代人大多是90后或95后,他们到底能承担强国的重任吗? 有人怀疑。 他们平时笑嘻嘻的,以为我们喜欢非主流的东西,但当他们想用特定的句式把他们想说的话串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每一代人都有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的愿望。 不管这个愿望是大是小,无论他是做普通工作还是从事特殊职业,这份朴素的感情最打动我。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李:感动我的还是文案本身的力量,就像这个献词的标题“我的舞台”一样,这些年轻人都站在自己的舞台上,写自己的故事,这样的画面感最感动。

李296 :中国很大,960万平方公里,有所有阳光照射的地方。 所有河流流经的地方都有青年在自己不同的工作地点做着不同的事件。 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这个献词也是大众收集的,是大家集体收集的力量。 网民感动着我的力量。 我们的标题是“新时代,你的舞台你的国家”,张先生总觉得既然要把舞台交给青年,像中青报、新闻网这样的媒体就不应该再有你我的份了。 虽然从“你”到“我”有一字之差,但我们表明了将这个平台交给青年的理念。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问:从很多信息中可以看出这些年轻人集中在哪个年龄段?

李珉宇:参与留言的网民有85%是80后或90后,是在读的90后大学生,还是就业的80后,他们都是在国家角落为大家服务的青年,基本上都是中青报的影响和覆盖人群。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李:我们报社的很多公众号都发送了这个邀请,不同公众号的网民留言有各自的风格。 例如,《共青团信息联播》收到了许多团干的信息。 “青年注意家”和“学校媒体”收到了大学生的信息。 官方微信收到了医生、教师的信息。 最后,我们选择的信息涵盖了很多职业。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问:你认为这些“强国一代”有共同的特质吗?

李先生:他们像我们周围的所有身体一样,做着不太显眼的工作。 生活也不怎么明朗。 我每天都做普通的工作。 例如修路工人、民警、军嫂……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有平凡的工作,但心里都很关心我们的国家。 我的爱国热情完全不受阻碍。 而且非常敬业,我们设置的语境是“你看……你可能不知道……”,他的工作本身可能不会一帆风顺。 “我……”表示他们期待着国家,有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的意志,有建设这个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陈馨瑶陈姗采集整理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01月15日 版)

年末,中国青年报社策划向广大网民发起新年问候活动,并收到许多答复。 这些回答读了之后很感动。 汇集了众多青年网民心血、智慧、热情的创新格式“众筹贺词”为《新时期,我的舞台我的国家》,刊登在年1月2日《中国青年报》一版的显著位置。 一出版,就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引起强烈反响。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信息背后的故事也很棒。 为了满足广大网友,特别是青年朋友的诉求,我们特别请本报前来参加这项工作的青年记者中的两位——李球和李想,讲述他们的心情和祝词背后的故事。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问:谁想到以“强国体”的形式写新年贺词的?

李珉宇过去每年的新年贺词都是本报总张坤写的。 但是,在今年的会议上,张总提出他连续几年写的东西,已经没有新意了。 希望报社的青年拿出新的东西,大家一起玩。 会后,我想和唐轶李和几个同事喝茶聊天,我想我们不能形成“凡客体”那样的句式。 报社最近通过开展“强国一代”活动贯彻了党的19种精神,所以我们想到了“强国体”,就像游戏一样,向网民们致以新年的问候。 当时觉得有新意,但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玩”。 其实心里没有底。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李:我们设定了语境。 例如,去年8月,在九寨沟地震中,地震地区的很多房子都倒塌了,但在北京的我们却没能体会到开展什么样的搜索救助事业的人有多辛苦。 通过这个语境,我突然想到“你看……你可能不知道……我……”一句话来表达每个青年自己的喜怒哀乐,“强国体”的框架就形成了。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问:发出邀请函后,收到的回复多吗?

李球:“强国体”拴龙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玩的,能在心里说话吗? 但是,发出后,几个小时内收到了数百条信息。 我们队自己写了一点,然后想带大家玩,但后来发现完全没有必要,青年就开始自己玩了。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李思:我们收到数万字的“强国体”信息,并筛选出许多不同类型,列入新年贺词。

问:除了已经发表的信息之外,还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信息吗?

李先生:去年12月31日,我找了一家咖啡馆。 为了让自己处于状态,我选择了“我爱你中国”听,一边听一边看了大家写的“强国体”的祝词。 有老师的消息。 从文案中可以看出,他可能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城市教师,而是在边远山区给打工的孩子们上课的教师。 他希望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发光。 有些是青年工人、医生和维和士兵寄来的。 我一边看着一边默默地流泪着。 很多人期待着下一年更好。 他们不仅认为自己更好,而且用自己的行动宣布这个国家也更好。 正因为有这么多青春的面孔在努力,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好。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李思:邀请函发出后,医生、警察、教师纷纷留言。 一位工人评论说:“你看到的丫鬟实际上是我们日夜用流水线自己做的。” 另一位自由摄影师说,经常去山里免费拍很多贫困家庭的照片。 发布信息的有从事特殊职业的工作人员,也有从事普通职业的青年,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我感到非常高兴。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问:你们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信息与你们过去的采访经历有关吗?

李:有,但没什么关系。 这一代人大多是90后或95后,他们到底能承担强国的重任吗? 有人怀疑。 他们平时笑嘻嘻的,以为我们喜欢非主流的东西,但当他们想用特定的句式把他们想说的话串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每一代人都有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的愿望。 不管这个愿望是大是小,无论他是做普通工作还是从事特殊职业,这份朴素的感情最打动我。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李:感动我的还是文案本身的力量,就像这个献词的标题“我的舞台”一样,这些年轻人都站在自己的舞台上,写自己的故事,这样的画面感最感动。

李296 :中国很大,960万平方公里,有所有阳光照射的地方。 所有河流流经的地方都有青年在自己不同的工作地点做着不同的事件。 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这个献词也是大众收集的,是大家集体收集的力量。 网民感动着我的力量。 我们的标题是“新时代,你的舞台你的国家”,张先生总觉得既然要把舞台交给青年,像中青报、新闻网这样的媒体就不应该再有你我的份了。 虽然从“你”到“我”有一字之差,但我们表明了将这个平台交给青年的理念。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问:从很多信息中可以看出这些年轻人集中在哪个年龄段?

李珉宇:参与留言的网民有85%是80后或90后,是在读的90后大学生,还是就业的80后,他们都是在国家角落为大家服务的青年,基本上都是中青报的影响和覆盖人群。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李:我们报社的很多公众号都发送了这个邀请,不同公众号的网民留言有各自的风格。 例如,《共青团信息联播》收到了许多团干的信息。 “青年注意家”和“学校媒体”收到了大学生的信息。 官方微信收到了医生、教师的信息。 最后,我们选择的信息涵盖了很多职业。

“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问:你认为这些“强国一代”有共同的特质吗?

李先生:他们像我们周围的所有身体一样,做着不太显眼的工作。 生活也不怎么明朗。 我每天都做普通的工作。 例如修路工人、民警、军嫂……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有平凡的工作,但心里都很关心我们的国家。 我的爱国热情完全不受阻碍。 而且非常敬业,我们设置的语境是“你看……你可能不知道……”,他的工作本身可能不会一帆风顺。 “我……”表示他们期待着国家,有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的意志,有建设这个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标题:“中青报2018新年献词出炉记”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23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