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59字,读完约6分钟

9月19日(记者熊旭,实习生吴思年)刚刚结束军训的2017级新生是如何度过大学时光的?你能从大学学习中获得什么?近日,浙江大学邀请了四位七年级校友作为“老同学”的代表,与新生们分享他们的故事和学习生活的收获,传递跨越40年的“七·七情怀”。

浙大七七级校友再回首 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方白山:浙江大学的学习经历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高考和浙江大学的经历改变了我的生活."回首往昔,厦门大学闽江学者、化学工程系校友特聘教授、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方白山表达了这样的感受。

1974年高中毕业后,方柏山作为一名返乡的知青,“下乡”后以农民身份回到了家乡。在1977年的国庆节,我听到了高考可能会恢复的谣言。方白山回忆说:“当时正好赶上秋收,时间很紧。”白天工作,熬夜,晚上看书。我曾经就读的高中也自愿在学校礼堂举办高考辅导讲座。方白山怀着一定要考上大学的坚定信念,熬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

浙大七七级校友再回首 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1978年3月,方白山进入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77班。“早上,我在玉泉校区八栋楼前的马路上做了广播练习,同学们自觉坚持了三年多。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它反映了我们同学的团结、凝聚力和集体荣誉。”

浙大七七级校友再回首 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在学业上,作为复试后的第一名大学生,方白山和他的同学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总是超额完成学习任务。“老师正在用一张王牌来教我们。老师们严肃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浙大七七级校友再回首 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许多年后,当方白山站在三英尺高的平台上时,他仍然觉得自己很有用。“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洋溢着求真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认真做事,实事求是。对我来说,浙江大学的学习经历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浙大七七级校友再回首 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石建基:用精神和精神行走世界

当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石建基非常高兴:“从高中开始,我就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写一部关于工人生活的作品。”

白天,他骑自行车在陈宫桥附近的街道上送报纸和信件。终于挤出了几个晚上,倒满浓茶,欢呼起来,坐车回我的母校薛军中学听了几场高考辅导讲座。这几乎是他所有的“高考复习”。

浙大七七级校友再回首 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后来,他进入了文二路的中文系校园。他们像珍惜金子一样珍惜时间。当他们在食堂排队做饭时,几乎每个人都在用小笔记本记英语单词;在严冬季节,当你的手冻伤时,拿一个蜡盆浸泡它,别忘了读和背诵英语单词;夏天,我去黄龙洞集体复习,早晚离开,日复一日,成为黄龙洞的一个特殊景观;外语阅读材料供不应求,所以他们轮流传阅。

浙大七七级校友再回首 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中国校友石建基的老照片(如图)

“人必须有梦想和灵魂。我认为77级最有价值的是它不怕困难,不怕损失,不怕白手起家。每个人都很勤奋,他们必须无条件去创造条件。这种精神是难以复制的精神财富。它几乎贯穿整个七年级,贯穿一生。”

浙大七七级校友再回首 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无论身在何处,石建基始终感谢浙江大学对他综合素质的培养。现在,他已经放弃了教书,进入了商界,他总是想着母校的美好,想着以各种方式回报母校和激励新人。作为蒙特利尔浙江大学校友会会长,在浙江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他为北美的浙江大学校友会创作了《校友会之歌》的歌词。到目前为止,这首歌仍然在世界各地的校友中广为传唱。“我们期待着一次又一次的见面;我们观察风云已经有一百年了。”

浙大七七级校友再回首 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周红星:因为我的母校,我支持我自己

周红星出生在义乌市小刘石村。他的祖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1973年高中毕业后,他在农村工作了四年多。忙完之后,周红星不禁想到他什么时候可以上大学...在恢复高考的那一年,周红星毫不犹豫地参加了考试。

浙大七七级校友再回首 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面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生们边吃边走,并经常泡在图书馆里,渴望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周红星记得那时,他总是把手写的英语单词小册子放在口袋里,边走边记。“来自我们农村的人没有一点英语基础,他们学习英语特别努力,花了很多时间。但凭借我平时的积累,毕业时我已经精通英语,喜欢读英语小说,因为我觉得读英语原著最能体会英语的魅力。”

浙大七七级校友再回首 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毕业后,周红星成为苍南县农业委员会干部。他主修植物保护,尽管他的专业知识很少用于他的工作。然而,他说:“学校教给我的自学能力和思维方式将使我受益终生。我想无论在哪里,我都可以向自己学习,互相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

浙大七七级校友再回首 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郭昌平:我们的“七七精神”

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郭昌平意识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来了。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准备考试,既没有老师的指导,也没有复习资料。每个人通常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再次拿起中学课本,检查漏洞和填补空缺。

浙大七七级校友再回首 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他从小就对医学感兴趣。他的第一选择是浙江医科大学,第二选择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当他收到浙江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他清楚地意识到,随着他进入大学,他的生活将彻底改变。

浙大七七级校友再回首 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为了帮助学生熟悉206块人骨,学校给了每个宿舍一桶人骨。起初,有些学生很害怕,但经过日常的近距离接触,每个人都不再害怕,并且知道每根骨头的形状和特征。”“人体形态学的课程还包括观察和触摸福尔马林处理过的人体标本。在凉爽的夏天的教室里,福尔马林蒸气向我扑来,刺鼻而刺眼。然而,每个人仍然坚持上课和动手。”

浙大七七级校友再回首 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医学校友郭昌平的老照片(郭昌平在后排)

1983年1月,郭昌平毕业并留在教务处。他负责管理几个从国外引进的教育改革项目,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卓越的医学教育改革。四所大学合并后,他进入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参与创建中国医学远程教育。

浙大七七级校友再回首 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郭昌平说,浙江医科大学的校友们有一种共同的精神,这种精神一直在激励和引导着每个人不断前进。在今年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七年级校友将这种精神浓缩为“七年级精神”——医德、实事求是、诚信、深远,并将这八个字永久地镌刻在医学院七年级纪念石上。

浙大七七级校友再回首 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郭昌平认为七年级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很幸运地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潮流;他们也有很强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在很多领域肩负重任。“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收集高校七年级学生的资料,并在中国的高校创建七年级藏书。这件事不仅对我们这一代人和这些人有意义,而且对整个国家和社会也很有价值。”

浙大七七级校友再回首 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编者:方方

标题:浙大七七级校友再回首 与新生分享40年风雨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