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28字,读完约8分钟

本报记者周翠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召开金融服务制造业优质发展研讨会,要求金融业提升政治地位,增加信贷供给,深入挖掘制造业客户需求,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制造业优质高效发展水平。

金融赋能推动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制造业是建设国家和强国的基础。加快制造业强国建设,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不仅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银行业深化对实体经济服务的一个关键内容是加强对制造业的支持。

金融赋能推动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总体而言,银行业服务制造业优质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这不仅体现在信贷余额和增速逐步恢复,也体现在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例如,先进制造业的贷款增长率相对较高。中长期贷款比重增加。”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琪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

金融赋能推动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持续改进对制造的支持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和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国。

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银行信贷的大力支持。央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外资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9.04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季度末高0.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24552亿元,同比减少1309亿元。其中,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7.96万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季度末低0.2个百分点;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季度末高2.6个百分点。

金融赋能推动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充分发挥“头鹅效应”,今年制造业各大银行贷款、中长期贷款和信贷余额明显高于上年,对制造业给予重点支持。

制造业是工行的传统优势服务领域。近年来,工行不断优化制造业信贷供给,加大先进制造业布局,推动新旧经济动能转换。今年前三个月,工行在先进制造业、幸福产业、IOT互联互通等新经济引擎领域的贷款较年初增加709亿元,占全行企业贷款增幅的21%。截至一季度末,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过1.4万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贷款余额超过6000亿元,同比增长5%,高于全行企业贷款平均增速。

金融赋能推动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近日,农业银行专门下发了《支持制造业优质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支持制造业优质发展,明确制造业重点营销方向,提出积极拓展优质客户群体、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强政策保障等新举措。根据《意见》,围绕打造制造业强国,农行将根据国家产业布局、技术转型方向、消费升级趋势和国际产能合作,重点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创新研究实力强、增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

金融赋能推动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最近,在深圳举行的中国光大银行服务制造业民营企业发展研讨会上,中国光大银行表示,将继续加大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确保服务制造业民营企业的行动起来。为此,光大银行将安排专项贷款额度,优先安排贷款到期空出的规模支持制造业贷款,并安排新增专项增量规模增加对制造业的信贷支持,优先支持先进制造业投资项目、国家重点战略区域建设、重点支持企业名单客户,优先支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需求。

金融赋能推动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全面提高金融服务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率

在中国保监会召开的工作座谈会上,也有人提出,在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下,金融服务业制造业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方面,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企业风险逐渐暴露的情况下,银行业对相关制造业的贷款更加谨慎,将信贷资源投向基础设施、房地产等风险相对较低的领域,同时也有账单。规模现象;另一方面,一些制造企业资质差、信用评级低,成为不良贷款的高风险群体。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信贷风险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这使得制造企业更难为信贷融资。”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文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

金融赋能推动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2019年,中国经济将继续面临下行压力。上半年以来,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从1月份的6.8%降至6月份的6.0%。在这种背景下,制造业的表现不容乐观。今年上半年,制造业平均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9.7,明显低于2018年50.9的年平均水平。

金融赋能推动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在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银行业要提高政治地位,以更大的智慧做好金融服务业制造业,全面落实“六个稳定”工作。

金融赋能推动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未来,银行业仍需要增加对制造业的信贷投资。在银行层面,要加大对制造业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避免“一刀切”和遗漏相关优质企业。同时,加大对国家战略新兴领域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企业需求。此外,进一步明确银企关系,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困难。通过完善信用信息系统和深化金融技术应用,制造业企业应积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互动,理顺银企关系,保持信息对称。”武文认为。

金融赋能推动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工行积极构建制造业综合服务体系,努力提升服务业水平。根据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金融需求,积极发展金融咨询、债券承销、债务重组、“租赁+保理”、金融投资、产业基金等多元化金融服务,加强制造业全产品、多渠道金融服务。例如,工行参与制造业企业债转股项目,支持国有企业混合改革和民营企业优化金融结构;支持本土汽车、新能源等民营企业拓展产业布局;以主承销商身份为制造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超过200亿元。

金融赋能推动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事实上,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制造业的资本需求不仅仅是信用,而是涵盖结算、供应链融资、债券发行甚至对冲等金融衍生品的综合需求。在这方面,光大银行依托光大集团全面金融牌照的优势,通过协同联动和管理创新,积极加强一体化管理,建立基于“产业+金融+技术”模式的协同运作机制,加强与先进制造业的整合和交流。光大银行拥有完整的产品线和完整的服务渠道,满足了制造业民营企业投融资一体化的需求,实现了从“单一产品销售”到“全面客户管理”、从“信用中介”到“服务中介”的转变。

金融赋能推动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帮助“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

中国虽然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但从制造业增加值率、劳动生产率、自有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产量、高端产业比重等方面来看,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

金融赋能推动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为促进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银行业对制造业的金融支持需要相应调整。

“从目前来看,首先,定位和目标不明确,缺乏顶级设计。对先进制造业的重视和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关键支撑领域和主要业务模式,尚未形成明确的战略定位和目标;部门设置、激励机制、资源配置和人员配备缺乏匹配的顶层设计。二是部门分工明显,难以形成合力。部门分工明显,绩效指标分配机制不明确,业务多头管理、相互制约严重,各部门难以形成协同效应。第三,短期激励评估。评估方法更注重当期利润的实现,即期利润的评估方法使业务人员更青睐传统的回收期短的信贷业务。第四,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前台业务部门和中后台风险审批部门仍然缺乏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吴琪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金融赋能推动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吴琪认为,未来银行应进行资产业务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快布局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发展前景良好的先进制造业,重点支持R&D和核心技术、关键产品和主要技术装备的市场应用。同时,加快服务模式的调整和优化。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贷款利率给予经营性机构ftp价格补贴。对于先进制造业贷款,可以实行独立核算机制和考核机制,适度提高不良容忍度,弱化对业务部门单一指标的考核,注重对金融业务整体收入的考核。

金融赋能推动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对银行来说,先进制造业的机遇正在逐渐显现。相关数据显示,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所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比去年同期增长0.8个百分点。

金融赋能推动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银行业应抓住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机遇,紧跟未来制造业集群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创新制造业金融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制造业的战略水平。

标题:金融赋能推动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4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