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5字,读完约4分钟

生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信贷支持;信贷支持养猪业,它离不开多方的“信用增级”。

这里的“信用增级”不仅包括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养猪户的信用,还包括增加银行信用的信心。

首先,当养猪户缺乏抵押品时,应尽快引入政府层面的贷款担保机制。

目前,大多数农户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耕作条件相对落后,抵押担保有限。此时,在生猪生产能力亟待提高的背景下,政府层面贷款担保机制的引入具有显著的杠杆效应,对生猪产业的稳定生产和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信贷支持生猪产业需多方“增信”

一方面,生猪产业属于国家现行政策支持和鼓励的产业,政府层面的贷款担保机制应发挥引导作用。通过为养猪业企业和养猪户提供担保,发挥杠杆作用可以促进银行信贷供给,加快生猪生产能力的恢复和猪肉价格的回落,保证居民的碗里有肉,肉的价格不飙升,这对保持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信贷支持生猪产业需多方“增信”

另一方面,养猪户迫切需要资金支持,以提高生产能力和资本周转率。银行间想放贷,养猪户想放贷又缺乏抵押品,只有政府层面的贷款担保机制的作用才能顺利满足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商业银行能否在短期内增加信贷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担保,包括为养猪业量身定制的担保基金能否发挥作用。

信贷支持生猪产业需多方“增信”

其次,在设计生猪产业的协调联动机制时,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包括商业银行,以便银行能够根据相关信息及时评估行业状况。

本轮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这与非洲猪瘟、夏季热和“猪循环”有关,但地方政府仓促关停养猪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一些地方,一些政府部门已经完成了农村振兴中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一些已经解决了畜禽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一些地方,如江苏,已经开展了“两减、六处理、三升级”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特别行动要求不要在农村大规模饲养牲畜和家禽...所有这些,在整改和推广的过程中,一些部门采取了非常简单和粗暴的方式,拆除或要求停止在一些村庄和河流两岸的农场养殖,给商业银行的信用造成了损失。此外,当养猪业受到疫情冲击时,卫生和农业部门的协调和联系机制未能及时认识到金融机构的作用,这使得金融机构无法及时获得信息、评估行业状况和控制信贷风险。等等,当商业银行随后向养猪户发放信贷资金时,它们感到害怕和缺乏信心。

信贷支持生猪产业需多方“增信”

三是引入保险机构分担生猪产业风险,有效增强商业银行信贷供给信心。

目前,由于生猪生产能力下降,生猪价格快速上涨。截至9月底,生猪价格已达到14-15元/公斤,同比增长约100%;9月底,7公斤仔猪的价格为1200-1500元/头,同比增长100%以上。按135-145公斤屠宰量计算,每头屠宰商品猪的利润约为1500元;对于购买的仔猪,每头商品猪的利润约为800元,高额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养猪的积极性。

信贷支持生猪产业需多方“增信”

然而,尽管有报道称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即将进入临床试验,但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来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大规模商业化。在疫苗缺乏有效防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除了保证与保险机构分担生猪产业风险外,还必须引入保险机制。

信贷支持生猪产业需多方“增信”

最后,地方政府部门应创造条件,丰富生猪农户的抵押担保,有效提升农户的融资能力。

目前,养猪户可以用作抵押担保的项目很少。生猪抵押要求地方具备生猪抵押登记和流通条件。目前,住房抵押贷款仍在少数省份试点,能否推广尚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对土地经营权、养殖圈地和大型养殖机械进行抵押贷款就变得更加迫切。这些能否成为有效的抵押物还取决于当地政府部门在抵押登记和流通方面创造的条件。只有当抵押贷款抵押品充足时,银行信贷支持的信心才会大大提高。

信贷支持生猪产业需多方“增信”

当然,银行支持养猪户,他们也可以尝试发放信贷。然而,毕竟养猪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小额信贷仍然可以尝试,但数额太小,这使得难以解决农民的融资渴望;对于许多商业银行来说,贸然测试大额信贷的发放风险太大。因此,以信贷支持养猪业最现实的方式是从“增加信贷”入手,先解决生猪生产能力的迫切需求,然后寻求行业的长远发展。

标题:信贷支持生猪产业需多方“增信”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2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