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22字,读完约8分钟

凌冰

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总出发点。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实现银行卡帮助农民取款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中国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发布的《农村金融服务振兴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帮助农民取款服务可以为支农、惠农、惠农搭建一个“绿色支付渠道”,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在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优化帮助农民取款服务,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的改革和升级,是当前和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乡村振兴背景下助农取款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振兴对帮助农民取款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a)提高农村地区的支付服务水平。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支付服务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的振兴,应注意引导支付资源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即增加农村支付供给,满足偏远农村地区农民最基本的金融服务需求。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科学制定政策措施和工作目标,进一步扩大现代支付制度建设成果在农村的应用和覆盖面,更好地满足农村振兴的多层次、宽覆盖的金融需求。

乡村振兴背景下助农取款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现农业退出服务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帮助农民退钱提高农村振兴的可持续性。同时,加强服务点的规范化管理,使农村居民能够方便地就近获得最基本的支付结算服务,实现全纳支付在农村的有效推广。随着农村振兴的推进,一个可复制和可扩展的商业模式已经形成,农业援助和退出服务的范围已经科学地扩大。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完善的农村资本流通网络促进了农村支付服务的创新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助农取款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增加服务点的网络价值。农村振兴强调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即不断优化和完善农村支付服务产品体系,通过创新业务发展模式提高市场参与者的参与度,从而促进农村支付服务水平的提高。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推动服务点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和“网上+网下”结算的融合。通过增加服务点的信贷和信用增级功能,实现信贷产品和支付渠道的整合,有效缓解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促进支付结算从服务农民生活向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的有效延伸。

乡村振兴背景下助农取款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4)帮助精准扶贫和包容性金融发展。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各种惠农政策,如支农补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依靠银行卡发放资金的政策。为了有效提升农村金融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农村居民获得金融服务的意识,应充分发挥帮助农民取款在帮助脱贫和普惠金融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提供包容性支付和“造血”融资服务的同时,继续提高银行卡应用发展水平,推进城乡公共金融服务均等化,方便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继续为农村支付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背景下助农取款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帮助农民取款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

(1)需要加强有效运作。一是服务点布局不合理。受投入产出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马太效应在一些农村地区存在,即由于收购方争夺优质商户,服务点重叠或“一点多机”出现在较发达地区,而偏远山区的有效供给相对较少。第二,服务点功能的应用相对单一。除传统的取款和部分代理支付服务外,转账汇款、投资理财、信贷融资等功能尚未充分发挥,终端设备利用率和收单机构对农村客户的粘附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一些服务点没有开通跨行服务。单个收单机构只实现自己账户的交易,即银行的机具只能接受银行的卡,不能实现取款和转账的“通用联网”。

乡村振兴背景下助农取款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范管理需要加强。首先,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得到严格执行。人员素质和数量不符合管理要求,未能对帮助农民取款服务进行业务指导、监测和检查。二是标准化建设有待提高。如果标牌没有悬挂,宣传栏的位置不明显,导致持卡人无法充分了解相关政策信息,部分服务点向持卡人收取额外手续费。第三,退出机制尚未落实。收单机构整合资源并收回服务点后,原接收终端没有及时收回收回。第四是利用大商家的模式来转移交易。一些收单行以大商户的方式将同业交易发送给商户编码和终端号码相同的银联,不利于交易追踪和业务监管。

乡村振兴背景下助农取款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风险已经出现。第一,转换交易风险。服务点通过转账或消费间接实现大额取款,影响正常的数据统计和清算顺序。第二,侵占资本的风险。个别服务点未严格执行台帐制度。当系统出现异常或故障时,很容易造成服务点结算资金的“多头和空头支付”。第三,假币的风险。服务点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假币识别知识,容易为假币持有者创造机会或引发假币纠纷。第四,虚假交易的风险。服务点经营者经常通过大量虚假交易帮助农民取钱,以获得收购机构的补贴。第五,盗窃和抢劫的风险。一些服务点的安全设备不完善,防抢劫和防盗能力弱,现金存放存在潜在风险。

乡村振兴背景下助农取款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4)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一方面,收购机构没有热情。由于大多数农业服务点位于偏远地区,收购机构在终端设备部署和维护、标准化建设、营销激励等方面的成本较高。然而,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监管者通常会指示收购者降低一些商业费用。在高成本、低收入的影响下,并购机构的服务热情不高。另一方面,服务点的力量是不够的。收购机构对服务点的激励形式和补贴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存在补贴不及时支付的现象,导致服务点缺乏主动提供农业援助和退出服务。因此,从供给方面来看,帮助农民取款服务尚未形成有效的“造血机制”。

乡村振兴背景下助农取款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农业退出服务路径

(一)加强服务点建设。首先是市场准入。服务点应设在无银行金融机构网点的村庄,即实现“村村通”的农业援助和金融服务,同时避免轻量级发展模式。二是加强标准化建设。收单机构应当在服务点的显著位置统一悬挂标志,并为服务点配备能够打印交易单据的验钞设备和受理终端。根据实名制原则,完善服务点档案管理,通过建立帮助农户取款账户实现交易跟踪。第三,服务点的定位。推进农业帮退服务有效延伸,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鼓励和支持农业帮退服务与信息进村和农村电子商务共建,将农业帮退服务点改造升级为具有防伪、反洗钱、信贷管理等功能的普惠金融服务站。

乡村振兴背景下助农取款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业务创新。一是充分发挥农业金融机构主体作用,积极研发农产品和服务,全面推进业务创新和金融包容性增长。二是支持帮助农民取款服务提供商多元化发展,引导支付机构利用自身业务特色,加大农业银行卡支付产品创新,探索新的业务发展模式。第三,鼓励各参与方加强行业间合作,共同优化验收市场建设,在整合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实现业务联网互通。第四,充分利用大数据和生物识别技术开发新的受理终端,通过创新的信息传输和认证方式实现服务升级和转型。

乡村振兴背景下助农取款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风险防范。第一,加强非现场检查。监管部门应通过定期报告和报告及时了解收购机构的业务发展情况,并基于专业窗口对存在问题的收购机构进行指导。二是开展现场检查。监管部门应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对收购机构进行全面安排和现场检查,及时掌握业务风险隐患。第三,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收购机构应建立符合“三农”发展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客户资金补偿责任机制,通过加强支付结算业务合规性,不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第四,加强服务点现金管理的安全措施和能力。鼓励服务点纳入当地公安部门监控网络,有效防范抢劫、盗窃等事件。第五,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对于屡次违规、接到投诉举报等重大风险的收购机构,监管部门应及时进行约谈并做出合理处置。

乡村振兴背景下助农取款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激励和支持力度。一是充分利用国家振兴农村、精准扶贫、普惠金融的战略政策,积极建立和完善“市场主导+政府支持”的业务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二是根据服务点的信用和风险情况,采取免机押金和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等措施,调动服务点的业务积极性,激发服务点经营者的服务热情。第三,监管部门要不断优化和完善相关制度,为农业退出服务市场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标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助农取款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2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