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4字,读完约4分钟

本报北京讯(记者孟武限)在银行间市场评级业务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暂停一年多后,大公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国际”)终于迎来全面复苏。11月4日,大公国际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大公国际近日接到中国银行市场交易商协会(601988)(港股03988)和北京证监局的通知,经央行和证监会批准,公司自11月起全面恢复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证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

评级解禁 大公国际业务恐难立即恢复

大公国际表示,自公司去年被暂停相关业务以来,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特别是今年4月被中国国鑫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国鑫”)进行战略性重组后,公司得到了认真整改。在国有资本控股、社会资本和职工持股的多元化股权结构基础上,优化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专业化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实现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有效制衡。目前,

评级解禁 大公国际业务恐难立即恢复

大公国际的处罚源于“第一手评级和第一手咨询”的混乱。2018年8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和中国证监会先后宣布,暂停大公国际在银行间市场为非金融企业开发债务融资工具和证券市场信用评级服务一年。其中,经销商协会发布的处罚包括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大公国际直接向被评估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向相关发行人提供信用评级服务,收取高额费用;交易商协会在业务调查和自律调查过程中,向协会提供的相关材料存在虚假陈述和虚假信息。

评级解禁 大公国际业务恐难立即恢复

同时,中国证监会当时处罚大公国际的原因包括:与关联公司公章混在一起,内部控制机制运行不畅,内部管理混乱;向发行人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向多个发行人提供评级服务,收取高额费用,违背独立性原则;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和评审委员会成员的资格不符合要求;个别评分项目的论文缺失,模型计算中存在数据遗漏。

评级解禁 大公国际业务恐难立即恢复

根据官方网站的数据,大公国际成立于1994年。是经中央银行和原国家经贸委批准的国家信用评级机构,具备政府监管部门认可的所有评级资格。该公司对32个省级行政区域和70多个行业的近4000家企业进行了信用评级,债券融资总额超过1万亿元。

评级解禁 大公国际业务恐难立即恢复

相关业务暂停一年导致大公国际遭受重大损失。从年度评级业务合规经营报告来看,2018年大公国际共承担了620笔初始委托评级债务,比2017年的1229笔减少了49.6%;对797笔债务出具了初始评级报告,比2017年减少286笔,下降26.4%;涉及发行人431家,比2017年下降35.77%;尚未进行主动评级。此外,大公国际也经历了大量员工流失。截至2018年底,共有170名工作人员,截至2017年底,共有337名工作人员,一年内减少了约一半。

评级解禁 大公国际业务恐难立即恢复

在业务几乎停滞的情况下,大公国际在战略投资者的帮助下寻求新的生活。今年4月,中国国鑫收购了大公国际58%的股份,并成为其控股股东。5月,大公国际经历了重大人事变动。吕出任大公国际董事长兼总经理,原董事长关建中被“调离”高级管理团队。

评级解禁 大公国际业务恐难立即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大公国际在被监管暂停前曾占据评级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例如,在2017年交易商协会对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机构的评估中,大公国际排名第二。然而,在国有资产的祝福和评级业务的恢复之后,不知道它能否回到原来的位置。

评级解禁 大公国际业务恐难立即恢复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表示,大公国际全面恢复评级业务,表明企业整改效果良好,内控机制完善,符合会展业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目前大公国际因业务违规错过的客户更多,员工队伍也做了实质性调整,预计会对业务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短期内很难挽回损失的业务。但是,由于引入了国有股东作为战略股东,公司的信用得到了很大提高,这有利于业务的快速推进。大公国际在中长期内仍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评级解禁 大公国际业务恐难立即恢复

资深金融分析师肖磊也认为,目前,大公国际在受到监管部门严厉处罚后,内部整体改革相对彻底,但许多业务可能暂时难以恢复。与此同时,要赢得一个更加中立和客观的信用评级水平的市场,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评级解禁 大公国际业务恐难立即恢复

对于未来发展规划,大公国际指出,将继续深化评级方法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推进评级技术与金融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强金融风险监控和预警,努力打造监管认可、投资者支持、股东信任的一流评级机构。

标题:评级解禁 大公国际业务恐难立即恢复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1486.html